曼德尔森:希望中国继续在世界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 2008-04-22 09:0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4月25日,中国和欧盟将在北京正式启动“中欧高层经济和贸易会谈机制”,简称“高层机制(HLM)”。这将成为中欧间最高级别的对话平台。日前,将赴北京参加会谈的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和对外关系委员贝妮塔·费雷罗-瓦尔德纳分别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欧经济关系?双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曼德尔森:我们身处欧洲,从外部看中国,她既有魅力又令人担忧。我们把中国看成出口增长的动力和工业竞争的对手。同时,我们也把中国看成我们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

我们只要看一些数字,就可以明白彼此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向上发展的趋势。在过去5年中,欧洲从中国的进口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2007年,我们从中国进口了价值2310亿欧元的产品。与此相反,中国作为欧盟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我们2007年对中国的出口额仅为720亿欧元。我们需要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如果想把我们之间积极的议程保持下去,我们需要开辟更多的贸易机会。

但是,我们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这些纯数字本身。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国应当从高耗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向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

中国担心通货膨胀、环境和百姓的福利问题。这些与我们休戚相关,我们将为中国拥有成功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中国继续成为世界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我们有分歧,但这并不能改变我们相互依存的事实。很显然,我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经济关系,尽管经济关系很重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我在欧委会的许多同事不久将一起去北京,与中方讨论气候变化、能源、全球安全以及其他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记者:随着中欧高层经贸对话的日益临近,您对此有何期待?对话会有突破吗?会有什么突破?

曼德尔森:本周五,欧盟和中国将启动新的“高层机制”,以加深我们的对话,规划我们的长期经贸关系。中国方面,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将带队;欧盟方面,将有7位委员参加会谈启动仪式。

“高层机制”将创建一个最高级别的平台,以解决战略规划和贸易投资问题。其真正价值不仅表现在它具有帮助我们解决摩擦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它创立了一项长期的制度性框架。在未来许多年里,这一新机制将服务于我们积极的贸易议程。

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倡议,以回应欧洲对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以及贸易壁垒的忧虑。优先列入会谈议题的许多问题关系到欧中的核心利益。中国有政治勇气把双方带到对话桌前,如果再加上我们进行认真接触的决心,我们将取得双赢的结果。

我们意识到中国决策者正在寻求平衡政策。我认为我们的期待是理性的。在新机制第一次会议之前,我想突出强调我们共同利益的要点,我们可能在本次会议,或者未来的会议中将讨论到这些要点。

在欧中贸易领域,我们应采取更多措施保护知识产权。这会激励中国企业创新,也会使那些将最好的技术带进中国的西方企业感到安全。投资也一样。中国需要外国的直接投资以及关键技术,但欧盟在中国的投资者却在产权和寻找地方合作伙伴等方面仍然面临着限制,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

在贸易赤字问题上,我们也能取得进展。欧洲公司在中国做生意仍然遇到一些壁垒,我们想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还可以通过人民币逐步升值、鼓励居民多消费少储蓄来刺激国内对外国产品的需求。

这些问题,宽泛地讲,仅仅是我职责范围内的部分问题。我在欧委会的其他同事将带去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海关合作、能源和交通、环境保护、社会和劳工政策、技术合作、消费者保护和发展合作。

这些是欧中经济关系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们都已扎根于我们共同的战略利益之中。我们开启的新机制,就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地方。

记者:欧盟内部的经济民族主义是如何影响中欧贸易关系的?双方经济问题上的分歧是否使中欧政治关系复杂化?

曼德尔森:中国的增长、我们进口中国的廉价产品,毫无疑问,在经济上对欧洲是有利的,我们也承认这一点。但是,跟美国一样,部分欧洲制造业也因此成为竞争的失败者。另外,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欧洲一些出口商品仍被排斥在中国市场之外,由此每年给欧洲企业造成的开销达200多亿欧元。

由于这两个原因,欧洲对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产生了强大的政治疑虑。日趋增多的中国对外投资加深了这种疑虑。欧洲人认为贸易是一条双向路,他们只接受公开的对华贸易和投资关系。所以,我们希望中国能和我们一样开放。

切实消除这些疑虑是至关重要的。处理贸易摩擦是贸易伙伴应该做的事情。当我们加强和加深政治关系时,我们可以把这些分歧搁置一边。这就是我们新机制的价值所在。

记者: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中欧经济关系能顺利发展吗?为什么能或为什么不能?

曼德尔森:我认为,我们继续保持积极贸易议程正是为了减少世界低迷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化不是零合游戏,世界经济需要贸易来促进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对中国和欧盟来说,这是一条真理,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样。

目前的经济低迷和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我们必须在透明、公正的经济治理原则基础上携手合作。如果能这样看问题,我们的经济关系一定能顺利发展。这是我们唯一应该做的。

有一条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确实想规划21世纪,想使它成为繁荣的21世纪,我们必须和中国一起来完成。(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