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俄罗斯总统的承前启后之旅
[ 2008-05-22 08:59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5月23日至24日,中国将成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出访的首个非独联体国家。一国新任领导人的第一次外事访问并非随意之举,而是有着深刻考虑的。这就是出访国在本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和出访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毫无疑问,中俄关系的状况具备了这些“首访”的基本要素。

此刻,正是中国举全国之力进行抗震救灾的艰难时期。先于俄新总统抵达中国的,是俄罗斯的救援物资和人员。境外援助中,搭载救援物资的俄罗斯飞机是最先到达灾区的;曾经在别斯兰事件后得到四川人民帮助的北奥塞梯共和国等地还发起了捐助灾区的活动。俄政府和人民以行动表达了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定支持和深情厚谊。

梅德韦杰夫总统此访其实并非“特例”:2000年7月,普京担任总统两个月后选择北京作为他出访亚太地区的第一站;2003年5月,胡锦涛在担任国家主席两个月后的首次出访的目的地正是莫斯科。可见,中俄领导人更替后,都把实现两国关系顺利衔接、把延续战略伙伴的合作作为重要的任务。

5月16日,俄罗斯救援队队员抵达成都。当日17时30分左右,第一批俄罗斯救援队队员抵达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救援队下飞机后立即驰援四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市。新华社记者 刘谨 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无论在双边关系制度建设方面,还是在具体合作领域,中俄关系沿着持续稳定、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攀上新的台阶,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高的水平迈进,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突出表现在: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两国有着高度的政治互信;双方均把推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作为两国政府长期不变的方针和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双方在涉及各自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相互予以坚定支持;两国务实合作成果显著;社会交往日益扩大,地方合作蓬勃发展,双方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日益加深,传统友谊更加巩固;国际合作日益紧密。

应该说,两国的全面合作已经涵盖了国家关系所有的领域,几乎没有“盲点”。

今年,俄罗斯政权进行了更迭,但两国都没有对未来中俄关系走向出现担忧和不确定预期。这里的关键就是,两国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深入合作需要的气氛逐渐浓厚,以及两国战略利益多项交汇的程度不断提高。这些成为把两国关系的列车稳定在既定轨道上,并推动其前行的重要因素,也构成梅德韦杰夫承前启后之旅的坚实基础。事实上,这次访问本身也是两国高层交往制度化的一部分——年度元首峰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克里姆林宫新主人的北京之行只是简单地重复既有的立场和态度、礼节性地“走形式”。

从2007年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进入第二个十年,而今年又是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第一阶段收官的一年。在这个背景下,梅德韦杰夫北京之行的“启后”之意更加浓厚。它应该是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两国元首展望未来、规划双边战略协作具体方向的一次重要会晤。

在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方面,俄新领导人将向中国朋友介绍其治国理念和发展规划,阐述俄罗斯未来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其中,保持对华关系的稳定性、推动两国深入合作的意愿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同时,两国将在各自利益关切和重要政治问题上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在台湾、西藏和奥运会问题上,俄罗斯依然坚持其一贯立场和政策。

在深化务实合作方面,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的合作正全面、深入地展开。在第二个“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准备过程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落实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的目标,是两国共同的任务。预计此次北京峰会上,两国元首讨论的不仅是这方面合作的数量,更关注合作的质量。包括探讨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扩大相互投资、推动大项目合作以及促进高技术领域合作的有效途径。

人文交流是中俄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也是两国合作新的重点方向。近年来这方面的努力已经结出了果实,俄最新民调显示,俄罗斯大多数民众把中国视为最友好的朋友。峰会将会讨论如何借连续两个“国家年”的东风,把人文合作、民间交流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扩大成果。

在国际合作方面,在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维护和平与稳定、加强两国国际领域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一步明确两国对当今时代的政治共识,强调两国对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现实国际问题的具体路径。

从这些双方关注的话题可以看出,两国间的合作更加务实、互利和有前瞻性,双方将充分挖掘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巨大潜力、把深化各个领域务实合作的愿望转变为现实行动,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任务;同时又依据两国务实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取得实质性绩效,把两国战略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方对于此次访问也寄予厚望。相信梅德韦杰夫总统5月的北京之行仅仅是开始,中俄关系的“不寻常”表现仍将为世界所瞩目。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 姜毅)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