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见真情——俄罗斯援助中国抗震救灾
[ 2008-05-23 09:0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危难见真情。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俄罗斯是第一批向中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之一。近日,在莫斯科,许多好心的俄罗斯人,不管是否相识,都会关切地向记者询问四川的地震灾情,让人十分感动。

灾情发生当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普京就分别致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俄政府和人民,向地震灾害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致以亲切慰问,并表示俄将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必要的协助。俄罗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公民也纷纷以函电、电话等不同方式,请使馆转达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灾区人民的深切慰问。

13日至17日,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的四批援助物资陆续运往成都。第一、二批援助物资以帐篷、被褥等为主,第三、四批物资以食品、便捷发电机为主。俄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14日对媒体表示,俄紧急情况部的医生、救援人员等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待命援助中国。

16日17时30分,俄罗斯首批救援队乘坐一架伊尔—76型运输机飞抵成都。这支救援队包括29名搜救队员和14名医生,医生包括复苏专家、外伤专家、儿科医生、心理医生等;救援队还有后勤服务、设备操作人员,机组人员,并携4只搜救犬,先进的声波探测仪和声像探测仪。按照国际惯例,他们在中国的一切花销全部自理。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救援队先到绵竹市的汉旺镇,在认真勘查搜索了17处地方、确信没有幸存者后,又赶赴都江堰展开搜寻。17日21时16分,救援队在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的标号为“10号楼”的宿舍楼,把一名幸存者从两层楼夹缝中成功营救出来。这是外国救援队在中国营救出的第一位被困者。俄罗斯搜救队领队、俄紧急情况部行动管理局局长萨洛夫中将对本报记者说,他对俄罗斯救援队的成绩非常满意。他认为在目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紧急情况部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非常顺利,建立了默契的合作关系。

记者在灾区遇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一台的驻京记者斯比林及其采访小组,他们拍摄了俄罗斯救援队营救工作的全过程。现在,他们非常关注灾后中小学生的心理恢复和教育问题,已将目光聚焦于近日建立的成都医学院博爱学校。

19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博罗达夫金和驻华大使拉佐夫分别来到中国驻俄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代表俄罗斯政府和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慰问。

19日晚,俄罗斯又向中国地震灾区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其中包括医生、药品和医疗设备。据悉,截至21日,俄已向中国地震灾区先后派出7架次伊尔—76运输机,共运送人道救援物资150吨。(来源:人民日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