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澜是《中国日报》资深摄影记者。2002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过去的30年,他不断地用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关于中国工厂的故事,人们已经听过了很多。下面是二三十年前工厂的样子和现在的对比。
摄影记者:王文澜
摄影记者:王文澜
那张拍于1987年的黑白照片取景的地方是有名的工业城市——景德镇,也是一座生产陶器和瓷器的古老城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大多还采用古老的生产工艺,工作条件就算不说是原始也是很简陋的。
另一张照片上的啤酒生产线让摄影师王文澜先生着实吃了一惊。照片上拍的是浙江省淳安县,这个县是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交界处的旅游胜地,自古就有种植水稻的历史,因此这里也就成了黄酒(一种棕黄色的米酒)之乡,酒的配料也是按照当地人的口味调制而成。
但眼见为实,如今这里很多的年轻人却更喜欢喝啤酒。放到过去,无论是喝啤酒的观念,还是啤酒的生产工序,对于辛勤耕种水稻的男女老少来说都是陌生的。
所以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不仅仅是用新厂房换掉旧厂房那么简单:除了工业资本(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海外),中国引进的还有很多新的经营模式,包括商业法规和管理实践。
更深一层来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想想如果现在的消费者还像六七十年代那样的人们没有最起码的选择权,谁还会去投资啤酒厂呢?
如果那样,想必为稻农们生产啤酒的计划也会被视作是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错误。因为那些农民按道理是坚持喝米酒的,他们决不喝城里中产阶级喝的啤酒。那个时候,任何企图让他们改变习惯的做法都会被当作是在浪费宝贵的公共资源。
不过,一旦有了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也得到了尊重,不只是旧工厂要倒闭,而且新的需求和品味也会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滋生。
此外,对那些不了解中国工厂先进程度的人要说的是,这里看到的啤酒生产线决不代表最高水平。看到上面的电扇了吗,说明这里还没有安空调。这个厂子里必须有人为更多的调整做出规划。
英文原文:Moving up
(作者:《中国日报》YOU NUO 编译: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