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思想解放我们都勇立潮头
“历史一再证明,社会发展每每到了关键转折点,都会有突破性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似乎都有着一些共同点,比如都有思想解放的烙印,都有青年的身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79年,正在基层做团委书记的郗杰英在媒体上发表了关于如何从实际出发学习理论、如何正确看待青年追求物质利益的问题的文章,勇敢地涉入“禁区”。
如今已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的他,亲眼见证了中国青年在解放思想舞台上的积极表现:一个为主流意识所不容的画展,不能进入展览馆,只得在展览馆的树林里挂在绳索上展出,但依然被驱散,年轻的画家仍未放弃,辗转到公园里展出。
从《爱情的位置》到《污染须清除,精神要美化》,再到《定远县农村青年恋人“私奔”采访记》——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作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始终站在“文革”后拨乱反正、推动思想解放的舆论前沿,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俞可平的话一语中的:青年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挑战,乐于进取。他们没有思想的束缚,没有观念的僵化。
一代代青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中,成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先锋。
1978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要“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从而开启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迈开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步。
同年的江苏江阴市,吴仁宝带领华西村不怕“退回资本主义、搞家经济”的反对,偷偷摸摸地办起了小五金厂,当年村集体账户上有了100万元。
到1979年年底,全国个体户登记就突破10万,形成了非公经济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推动、成就了个体经济群体的出现,步鑫生、马胜利……
青年改革人物风起云涌,张海迪等青年榜样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