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 (点击阅读全文)

2007年12月26日,《中国日报》记者专访朝阳区委书记陈刚。

记者:陈书记您好!您曾在2007年10月27日的区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过“我们注重使筹备奥运成为让群众的实惠的过程”,这句话跟当前的民生和中国办奥运都非常贴切,因为奥运会的大部分场馆都在我们朝阳,筹备奥运的过程,从哪些方面体现为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过程?老百姓的生活在筹备奥运过程中真正得到改变,您能够讲一些这方面的具体例子或故事吗?

陈书记:我记得2001年,在莫斯科投票表决到底哪个城市可以获得2008年奥运申办权的时候,在此之前曾经有一个争议,就是很多其他国家的一些申办城市,提出来他们国家民众的支持率是65%,有的高的达75%,中国给他们提供的报告是95%。西方的一些媒体不相信,说“中国会有这么高的支持率吗?”。于是乎,国际奥委会就派了一个独立的机构专门到北京,搞了一个民意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超过95%,达到了97%。

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老百姓对奥运会的支持是由衷的。国家老百姓不仅是从爱国,从奥运会能够给他们带来精神的愉悦,我觉得奥运会还给老百姓带来了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愉悦。那么,我觉得从北京市筹办奥运会以来,也的确把实现老百姓的愿望作为筹办奥运会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盛大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奥运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使我们的区域实现一个更好的发展、更快的发展。所以在奥运筹办过程中,我们也一直是处理好奥运会和区域发展的关系。

有一句形象的话说:“新北京、新奥运”。新北京是什么?新奥运又是什么?那么具体来看,这些年从老百姓切身利益来看,首先说交通和基础设施,无论是道路、公共交通还是其他的一些水电气热的公共基础设施,借着奥运会都有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大家能够看到,这些年借着奥运会的筹办,在城市的绿化、城市的市屋环境包括河道的整治,污水的返清,在这些方面大家能够感到环境的变化。同时社会更加有序、更加文明了。我觉得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这种奥运情结以及几千年文化的这种积淀,在奥运这个层面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比如说,北京市政府提出的每个月11日的“排队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媒体有一些人说能做得到吗?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我们做得很好,但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很多人都在自觉地排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认为就是奥运会带动了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北京这些年经济增长非常快,我认为很重要的因素是得益于奥运带给我们的机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在新的就业机会提供过程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奥运所带给我们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奥运会给这个城市带来的机遇是全方位的,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也是全方面的。我认为这一点还是很清楚的。

记者:如果你算一下,从01年我们取得申办权到现在07年底,这个中间有6年的时间。假设没有筹办奥运会的话,朝阳区这6年所取得的发展,您认为常规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陈书记:你这个设想非常好。历史不能重演,但是我们可以做些假设。那么从几个方面来说,从经济发展来说,我认为奥运会让我们发展提前了5年;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来卡看,给我们提前了10年。

记者:这是哪个智囊团的研究还是您自己的观点?

陈书记:因为如果回顾一下我们在过去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我们提供更多的发展咨询,都显示出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活力。很多的跨国公司,比如说像一些金融机构,一些产业的总部,由于奥运会给这个区域带来了活力,它们纷纷落户(朝阳)。

从市容环境和城市建设来看,更是明显。我记得我们在05年,曾经提出来1年修100条路。这种速度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当然,这其中很多是为了奥运的配套服务,但是与此同时,为了奥运的交通,我们建了更多的基础设施的网络,使朝阳区原来作为一个工业化区域现在迅速向城市化在继续迈进。我认为基础设施和环境方面我们体现前了10年。

记者:那您看,您刚才讲到在筹备奥运过程中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但我也知道为了建设奥运场馆征用了大片土地。朝阳区很多的百姓可以说是为了筹备奥运作了很大的牺牲,像居民搬家企业搬迁什么的。区委区政府在安置企业员工、补偿搬迁居民这些方面是怎么去解决的呢?

陈书记:首先我想说的是,由于奥运会的举办,由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从大账来说,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比如说,由于环境的改善,由于交通的便利,使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提升;由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经济得到发展,老百姓的收入得到提高。所以从奥运大账来算,老百姓得到实惠是多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奥运场馆地区,由于奥运场馆建设的需要,有些老百姓需要搬迁走。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要发生变化。但我认为主体上多数的老百姓是通过得到实惠搬走的。

举例说,我们在奥运森林公园的拆迁建设中,总共搬迁了2700多户,没有一户上访,没有一户对此不满意。说明他们在搬迁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当然这个实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拆迁补偿,同时我们也兼顾到了老百姓的个体需求。比如说解决一些经济适用房,让他们买到一些低价房。在比如说,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帮助其选择购房、帮助其子女入学以及在解决他们工作方面都提供了一些帮助。所以很多老百姓都很快和政府签订了搬迁协议。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以奥运地区这一个例子来涵盖所有的拆迁问题,因为毕竟现在的拆迁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热点问题。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从政府角度来看,可能要对工作方式作些调整。

实际上,我们这一两年在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也做了一些重要的调整。政府拿更多的土地,拿政府更多的资金去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比如今年,我们区投入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是270万平方米,这是以往任何一年都没有达到的水平。明年这个数量还要成倍的增长。

记者:那是不是很大一部分用于解决那些拆迁户?

陈书记:不是。主要是用于保障低收入群体。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廉租房。没有实力买房的,政府提供低价的租赁房屋,对于一些困难群众,政府还给予租房补贴;第二类叫经济适用房,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需求;第三类叫两限房——限制房价限制户型,这样避免这一类房屋投入市场的过程中造成更多的炒作和投机行为。

这几类型的保障性房屋,实际上是政府拿土地资源,拿财政资源用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并没有忘记我们还有其他社会的群体。比如说,我们对于一些开发区域的小区的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这样让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都能够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记者:您刚才讲到的是居民拆迁,那么企业拆迁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陈书记:拆迁企业是这样,北京市有相关的政策。拆迁企业有一系列的补偿办法,我们都是按照补偿的办法来完成。实际上在企业的拆迁过程中,我们没有遇到过很激烈的矛盾。

记者: 您刚才讲到这是奥运因素在朝阳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08奥运举办结束后朝阳经济会不会下滑?

陈书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要分析奥运之后朝阳经济会不会受影响,首先要看我们国家受不受影响。某种意义上来讲,由于朝阳经济发展处在一个产业的高端和前沿,长期的经济发展的好坏,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好坏的一种反映。

有学者讨论很多关于奥运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有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那就是中国是一个幅员很辽阔、市场很大、前景很大而且还有很多待发展待开发的区域,远不下于一些举办过奥运会的小国家、小城市或者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国家。我认为中国经济还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经济借助奥运得到了提升,但是总体的提升只是加速提前的过程,它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律。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奥运会对北京对朝阳经济是起到了一个推动和拉动的作用,但是奥运会结束以后,不会对这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所以我依然认为,在奥运会之后,朝阳经济可以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记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经济的惯性作用吧?

陈书记:不是。中国经济现在处于上升趋势,奥运只是在上升期增加了一个好的因素,使这个上升期早了一点快了一点。但是总体来说它不会影响经济的走势,这是我对经济的总体判断。

事实上,从我们朝阳区政府来看,为了处理奥运前后对经济的影响,奥运对朝阳区影响可能最大最为直接,因为大量场馆都在朝阳区。我们现在也对产业结构作了一些调整,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实质性的举措。

比如,我们将旅游、会展、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放到了前首位的高度。朝阳区这些年来,借助奥运会的筹办,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增长非常之快。大家知道,这个产业不会因奥运举办完了而下降,而是会更好发展。

我们朝阳区推出了三大功能区建设的思路,最近在08年我们启动三大储备区的建设。这样在区域发展上我们有一个总体的布局。所以我很有信心地说奥运会之后,朝阳区经济会继续保持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

记者:那您看,你刚才讲到01年时北京申办奥运会,外国人到北京来调查。01年的时候,您是在那里工作呢?

陈书记:01年的时候我还是在北京外经贸委担任副主任。我可以给你讲一段例子。2001年7月13日晚上,我和很多的中国老百姓一样,在家里看电视,等待着那个时刻。我记得当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我想我们当时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后来电视上所报道的很多人的表情一样,那一瞬间的爆发和那一瞬间的那种狂喜。

当时我家住在宣武区,离天安门比较近。当时我就跟我孩子说“我们到天安门去”,孩子说“我第二天还要考试”。我说你第二天要考试,你可能以后很快就会忘记,但是这个晚上,你肯定不会忘记。可以讲,我是第一拨赶到天安门广场的兴奋的北京市民。我到了广场的时候交通还很顺畅,还没有那么多车。当我们到了大概半个小时以后,北京青年报的号外就出来了。“北京赢了!”——头版,印象非常深刻。人家给了我一份,我也举起来,特别高兴。那一刻真觉得做中国人的一种喜悦和光荣。

事物就这么巧,在那个时候,我只是作为北京的一位市民,分享北京获奥运会申办权的喜悦。但没想到在此之后,在今天,奥运会还有200多天到来的时候,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作为奥运组委所在的城区(书记),以这个角度来做工作。

事实上,2001年7月13日晚上的那股激情也正是我从2003年1月份担任朝阳区区长以来,让我不断感到身上有一股动力、一种激情的原因。我认为我在那一刻喊出来的“中国万岁!”,是我这些年筹办奥运中坚强的动力。

记者:您刚才讲到01年7月份您的狂喜,03年您担任区长以来一直带着这种激情工作。那我们可以想象。这几年朝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的筹办过程可以说是轰轰烈烈,这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这过程中肯定有很多让您非常开心的时候,也有让您觉得有很多矛盾需要解决愁眉不展的时候,您能讲讲这个过程中的甜酸苦辣吗?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吗?您觉得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些方面?

陈书记:的确是这样。你说的是对的。在筹办奥运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压力甚至是痛苦的过程。从全国人民的希望来看,我们要把握得非常好,我想这一定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但是要到达这项目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处理很多的现实的问题。比如举个例子来说,为了这个城市的环境,我们必须有效的处理好城市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垃圾。早以前,十年前,我们的垃圾收集起来,也就是找一个耕地的田。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实力、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但是随着奥运会的筹办,我们必须把垃圾处理好。垃圾再也不能随便丢弃随便处理。

我们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这个填埋场就是吸纳处理朝阳区每天产生的2-3千吨的城市垃圾。但是由于填埋场的建设过程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整体的效果,在一些劲风天、阴霾天,垃圾场就散发着气味,对周边的老百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我们垃圾填埋场处理好了地下水污染问题,处理好了垃圾造成的其他问题,但是气味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记者:您去过现场几次?

陈书记:说不清,我想这几年可能有二、三十次吧。到了现场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这个气味对于周边的老百姓影响确实比较大。怎么解决好这个问题?把垃圾场关起来?那肯定不可能。大局利益必须要考虑,小局利益怎么考虑好、怎么兼顾到?就是必须对这些区域周边的老百姓(兼顾到)。后来,我也得益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给我提意见。我记得一件事,我当时代理区长,我是第一次如此体无完肤地被人大代表指责了。

记者:是区的(大人代表)还是市的(人大代表)?

陈书记:市人大代表。就像我们坐对面这样,可不像你现在笑容满面。

记者:哈哈,她和您说了些什么呢?

陈书记:说了一些非常严厉的、尖锐的话。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尽管她的情绪有些激动,但是她说的一定是对的。

记者:她是代表民意的话?

陈书记:她是代表民意的话。后来我们去这个区域反复调研,采取了七项措施,进行整改,也逼着我们采用国内还没有的一些技术。比如说,填埋产生的沼气,这个沼气是臭,臭味是主要原因。我们原来的沼气是让它直接排放,现在我们把它聚集起来,让它们燃烧,就这么一个小发明装置,我们也花了很长时间,要防风、要防雨,要在沼气气压低的时候,依然可以点燃,不能够中间灭了,所以我们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做了很好的工作,研制了这么一个东西。现在累计装了40多台,使周边的沼气浓度大大降低。同时我们处理了高安屯填埋场的味道最重的剩液的综化,把剩液进行了净化处理,同时减少了做业面,在夏天增加了除臭剂等一系列措施。

记者:前前后后花了多少时间?

陈书记:花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记者:现在效果怎么样?

陈书记:后来给我提意见的这位人大代表给我送了一面锦旗。她在反馈市人大的政府议案中说,对朝阳区办的这件事非常满意。这个事情尽管过程很痛苦,但是我真得感谢这位人大代表,她的名字叫邹晓美。为这个问题,我也曾经专门到汉城、到广州学习人家的垃圾处理技术。现在我依然说,在地方官员中,对垃圾问题研究比较透的,我是其中之一。

记者:您是北京大学无机化学博士?

陈书记:哎对,学有所用,哈哈,学有所用。

记者:您刚才提到奥运场馆建设,请问在筹备过程中,您又没有遇到让您感到非常高兴的事情?

陈书记: 2007年在我们区有11项好运北京测试赛,人家说测试赛是奥运会的预演,所以我们对这个很关注,比如沙滩排球,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做了很多的准备,比赛中处理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沙子的问题,按照国际排联的标准,沙子的颗粒度,色泽,棱角都有很精确的要求,我们认为有一些单项组织的要求过于苛刻,那么小的沙子要是有棱角把运动员的脚磨破,我们小时候光着脚在石头地,河滩上走,也从来没有磨破过脚,那么细小的沙子能把他们的脚硌坏吗?但是这是国际惯例,必须遵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后来我们经过选择,在海南,找到这个砂矿,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清洗,运输到北京。

国际排联对这个很满意,我特别高兴的并不是这件事,是在比赛期间,国际排联的官员见到我,我们聊了聊感受,我问他:这个比赛完了,给我们提点建议,我们怎么改进,把奥运办好。他说:你们不用再做什么,就这样我们就满意了,ok了。他说:对于沙排这项新进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这么好的组织水平是第一次,进而他还提出能否在奥运会之后每年都在这个场地组织一些顶级水平的赛事。我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第一因为我们前期筹备很好,第二高兴,如果我每年都组织一些赛事,场馆利用,旅游开发相关的功能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延续。

记者:您刚才提到奥运场馆的利用,这正是我们关心的。这么多的场馆,以后区里面怎么去使用使百姓得到好处?

陈书记:多数奥运场馆是由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单位建设使用的,我们区管理的不多,在这里我可以向您介绍一些我了解的信息。奥运的场馆在当时设计时就比较多地考虑到奥运赛后的使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很多场馆设立在了大学校园内,奥运会后,学校可以把这个场馆作为学生训练,教学,比赛的场馆。二、很多场馆实现了综合管理,比如说,奥运比赛期间所用的击剑,现代五项的场馆,奥运会后将会成为北京的会议中心。就是它比赛时使用一些临时设施,赛后很快的改造,另外还有一些北京建立的临时场馆,比如曲棍球,射击,由于是临时场馆,建设成本很低,赛后拆除减少损失,还有一些场馆如游泳馆,比较适合民众的健身运动,这些场馆奥运后的使用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总体来说,据我了解对于北京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我们处理的是比较好的。

在我们朝阳区,我们区管的几个场馆,比如朝阳体育中心是奥运的一个训练场地,不要说奥运会之后,就是现在每个月都有一些体育活动和赛事在此举行,这么大一个区域需要有一个集中的体育场馆,还有我们的朝阳体育馆,平时也是百姓健身活动的一个场所,位于朝阳公园的沙滩排球场,从开始设计时就把沙滩排球比赛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沙滩排球运动,所以你现在到那个场馆去看的话,那里周边已经有了一些百姓参与的活动的空间。我认为国际奥委会之所以把沙滩排球列入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就是因为民众的喜爱程度高,所以对于北京来说,这也是一项可以推广的项目。

记者:您去过汉城和曼哈顿,也曾经用朝阳区的CBD与曼哈顿作比较,从这一点也能看到朝阳区发展经济的雄心壮志。这么多年的从政经历中,在CBD的发展方向、作用和定位问题上,您对CBD的认识有没有什么转变?

陈书记:你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记者,这些细节你做了很充分的准备,非常感谢你。CBD的发展是北京市城市功能实现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北京市明确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CBD的建设现在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功能定位来说,CBD是以现代服务业作为其主体的。4个平方公里的CBD区域是北京市首个实现区域整体规划、整体布局和整体实现功能的城市建设区域。CBD发展到今天,我们严格地按照当初设计的方向一步步推进,经历了几届区委,这一条一直没有改变。

CBD已经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举例来说,现在在北京设立的三家外资法人银行,如德意志银行等,都选择了CBD;CBD区域有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及中介服务,像普华永道等顶尖会计师事务所和许多世界一流的律师事务所都在这个区域。CBD服务业的发展占据了服务业发展高端的链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区域道路建设已经完成规划面积的80%。在明年奥运会之前,地铁10号线将正式开通。白领人士可以从CBD的写字楼坐电梯到地铁,经过三元桥和机场轨道线的换乘,直接到达首都机场。而不像现在要叫出租车,或者是担心路上堵车等等,会非常方便。还有就是CBD区域的功能基本具备。当时在规划的时候,CBD区域的50%是写字楼,25%是公寓,另外25%是商业服务配套。CBD现在有北京市最好的影院、最好的商场、最人文的餐饮服务设施,使得在这个区域生活工作的人们觉得很舒服。

当然,讲了CBD这几个方面的成绩,并不是说CBD没有问题。现在媒体很关心将CBD与曼哈顿比较这个问题。曼哈顿的区长是我很好的朋友,她专门来北京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也专门去曼哈顿,和他们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我认为,我们比曼哈顿还是差得很远。

记者:曼哈顿的区长是欣赏、羡慕CBD的什么呢?

陈书记:我认为,她关注我们有两点。第一个是城市规划。大家知道,曼哈顿建的比较早,有100多年了。他们在规划的时候,有一点没有做到,就是没有把地下全部连通起来。另外,她关注我们在CBD的环境建设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曼哈顿周边有一个中央公园,CBD周边有一个更大的朝阳公园。而且在CBD的中心区域内,我们建了4块大绿地,使得这个区域有更多人文的、舒适的氛围。大家在走出写字楼的时候,看到的不都是玻璃和水泥,还有一丝绿意。

记者:书记您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CBD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自发地形成的,但是朝阳区的CBD更多的是由政府规划的,您刚才也提到了,主要是由北京市第一个由政府统一规划发展的区域。您觉得,与自发形成的CBD相比较,由政府规划的CBD会存在一些弊端吗?

陈书记:我不同意你的判断,世界上的很多CBD也都是有规划进程的,比如说像巴黎的La France,这个区域就是统一规划建成。有一点我同意你的说法,就是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经济需求不足以建成CBD的话你就不要去做。形象地说,如果20年前北京要建CBD的话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当时没有这个需求。北京的经济总量、产业发展到了今天,需要有CBD的力量,我们只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在这个地区进行集中建设。 所以CBD的建设应当来讲在政府规划主导情况下是建设成功的。你有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就是在CBD区域具体建什么样的楼,引什么样的资由市场来决定。CBD里面的所有办公楼没有一平方米是由朝阳区政府建的。我们的政府主要就是管好规划,管好公共服务。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市场的作用,目前在北京的东边有CBD,西边西城区有金融街,您觉得他们今后的发展是由市场起更大的作用还是优惠的政策起主要作用来呢?比如我们的定位是由国际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那您觉得这两个区域(即金融街和CBD)会在那些程度上有冲突或者互补呢?

陈书记:首先这两个区域都以金融为重点的发展内容,他们有相互补充的一面,金融街更多注重的是国内的金融企业及其监管部门,我们这个区域重点关注的是国际的金融机构,是错位发展。

我认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对于一个投资者的吸引程度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政策的优惠条件,比如说房租和其他优惠条件,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市的尺码是统一的,西城区和朝阳区是一样的。第二个得益于市场的环境,这表现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上,比如说交通是否拥堵,企业的经营是否得到了政府的良好服务等。第三个因素,取决于这个区域对市场的融洽度,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一两年来很多保险机构都在东迁,向CBD区域聚集,我在了解他们动机的时候,他们指出一点,他们的客户在东边。

我认为,各个区域的发展,无论是金融街还是其他区域也好,都应当研究好自己区域的特征、优势以及他们服务的客户对象及需求,这样能够找到区域发展的模式。我们对CBD的定位是以发展国际金融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我们主要考虑到我们这个区的商务环境适合于高端的服务业发展,也适合国际金融机构的空间拓展,所以在这个定位上我认为我们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记者: 您觉得这两个区不会出现争夺客户的恶性竞争吗?

陈书记: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会有一些,但是总体来说这两个区域还是处于互相补充,互相补台的关系的。

记者:民生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特别是朝阳区发展得这么快。您经常讲到要改善民生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水平。而且您还提到以民生为主导政绩观。您个人如何看待这种以民生为主导的政局管理?如果解决这一问题?朝阳最大的民生问题是什么?

陈书记: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层次来理解。第一,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朝阳区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朝阳区经济社会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发展快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矛盾的凸显,社会问题的积攒。这些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将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形象地说,白天在写字楼里上班,下班堵车,晚上回家社会治安不好。何来的发展?所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必须解决刚才说的"短板",那就是民生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们不能忘记朝阳区发展到今天,是谁做的贡献?是我们的上一代、前几辈的人的努力。比如说,我们朝阳区有60万产业工人,他们是为原来北京的几大工业基地做服务、做贡献的工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工厂里加班,在他们业余时间给社会做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理所当然地是朝阳区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也许有人会说,那我们还有残疾人,残疾人没有给社会做贡献?我说不对。不要忘了我们是什么样的党,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是什么样的政府,我们前面有两个字,人民政府。

我昨天(12月25日朝阳区送温暖活动启动仪式--编者)在那个场合讲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我认为解决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不是恩赐,不是施舍,是应该的,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好,还没有完全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所以以民生为主导的一个政府观,就是首先要转换各级干部的观念。我和很多干部讲,我说,不是看你这个区域又新增加了多少税收,又解决了多少脏乱差的死点。至少这是不够的。你要解决你的区域困难群体的问题,民生问题。

所以在我们区来说,我们正在逐步统一这个思想。十七大的精神内容很丰富,我作为朝阳区唯一的一位十七大代表,会后我和我们的班子成员讨论,我们就定下一条,十七大精神要全方位在朝阳区贯彻落实,但首先以民生为切入点。这点我们在十七大召开之后,我们以区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形式决定了下来,变成全区上下的一个共识。我认为这点也得到了我们广大干部的认同。

记者:书记,我知道2005年11月您曾给朝阳慈善协会题词:“爱心是一道美丽的彩虹。”我读到这像散文诗一样的句子非常受感动。那现在有快两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您对朝阳区慈善协会的作用,它开展活动的方式,有没有些新的认识?另外,区委、区政府对朝阳区慈善协会这样的民间协会的发展,在新的一年有没有一些新的考虑?

陈书记:我一直认为,对社会的关爱,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应当是全社会的参与。我认为慈善协会就是以民间组织的身份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们朝阳区对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原来送温暖行动中,我们现在改了一个字,叫“情暖朝阳”,就是除了送温暖之外,我们更加要送情。这种情,体现在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因为我觉得,怎么样把我们社会各界组织起来,让每一个人都献出他的爱心。我觉得献爱心不取决于你有多少钱,更不取决于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我们通过我们有效的平台来组织这样的活动,来让更多的人去关爱他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倡导的社会风气。我认为这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记者:那慈善协会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吗?

陈书记:慈善协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的载体作用,它是一个示范,它是一个推动,它也的确为我们区的弱势群体做了很多很有代表性的一些工作。

慈善协会对于我们来说,依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慈善协会设立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要和国际接轨,比如说我们的资金使用,给它规范。我们当时确定,慈善协会,它的运行费用,由政府来支持,而把筹集到的善款全部用于社会事业。这就避免像有一些类似这样的组织,在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规范,后期的时候就失去了它原来的目的。

而且特别是,我们在慈善协会设立的时候,对它的监管,我们聘请一些社会的、独立的中介机构作为它的资金的监管人。比如我们就请普华永道作为朝阳慈善协会的监事会监事成员,我们在起点上就给它提这样的要求,不要成为哪个局部、哪个小团体的小利益的载体。

当然我认为对于我们国家整个来说,慈善事业还刚起步。在政策、在法规、在群众的理念方面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件事情。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朝阳事业,这是一个能够走向未来的事业。

记者:您看朝阳区慈善协会在过去的两年之内成立了 27个分会,还有它的一元捐活动开展了多次,开展了“一元捐”活动,也就是捐一元钱,献一份爱,筹集了32万元善款,这就意味着至少2-30万人参与了捐款。您怎么评价慈善协会到目前的工作?您对它的工作满意吗?

陈书记:我对于我们慈善协会的工作是满意的,比如“一元捐”活动献爱心,我认为它的创意就很好。这32万元要是向一个企业,向一个机构去募捐,很容易得到;但是一块钱、一块钱的收集,这个过程中,让每一个捐一块钱的人,在心灵上是一种感动,是一种教育,我认为达到了这种目的。

我认为一个慈善协会,要看他们能够筹集到多少善款,要看他们为弱势群体做了多少有意的工作,但是,我认为更应该看他们对社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正面的、倡导性的、引导性的影响。我认为慈善协会做得很好。

记者:今后对于区慈善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从他们在发挥它在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方面,区委区政府会不会有什么支持?

陈书记:我们肯定会支持,毫无疑问。我们会从多方位,比如说在为它创建平台,扩大影响,特别是通过一些社会组织互动的行为,来支持协会的工作。

另外,从我们国家在一些慈善设立的政策上,还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我们也希望我们慈善协会在我们现有的政策体系的框架下,做出一些创新。在现有的政策前提下,更多地吸引社会机构参与我们慈善事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