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

3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做客中国日报网站。

主持人(中国日报网站副总编辑赵焕新):各位网友,据3月11日早上六点最新发布未来三天天气趋势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北方多大风降温沙尘天气,请做好防风防沙的准备,我们每天享受气象工作者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服务,我们今天很高兴请到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先生作客。

郑国光:你好。

主持人:郑国光是1990年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访问学者,并攻读博士,博士后。2007年4月做气象局局长。您觉得做政协委员对您意味着什么,您参加两会也听不少报告,参加不少讨论,有什么样的收获?

郑国光:首先要转变角色,作为政府机构的官员,是被监督的对象,作为政协委员,因为政协本身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机构,要行使民主监督的职责。所以要监督别人,怎么样从被监督者,作为监督者,这是角色的转变。

第二个,是怎么样换一个角色,站在国家的层面思考国家的大事,这也是一个转变角色的问题。从单纯的气象领域的领导者,要变成一个站在国家层面参政议政的一个成员,这是需要转变角色。

通过参加政协会议,要向一些老委员学到许多的怎么样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经验和做法。作为党员的政协委员,怎么样把党的大政方针,能够融入政协工作当中去,发挥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来听取党外人士对国家大势的一些建议意见。

另外,作为一个专家出身的政协委员,怎么样更多地思考国家当前发展当中的一些大事,比如说,防灾减灾工作,应对气侯变化工作,节能减排工作,怎么样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等问题。通过一个多星期的政协会议有很大的收获。

主持人:这是一个新角色的转换,而且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与气象局局长相比,责任能不能说哪个轻,哪个重?

郑国光:我认为作为政协委员,责任更重,视野开阔了,要求更高了。

主持人:刚才说参加两会和政协的讨论,我注意去年冬天的雪灾成为讨论的热点,你在分组讨论的时候说,要尽快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的处置机制?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你可以细化一点吗?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机制,现有的机制有什么问题?

郑国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端的天气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强度也是呈增大的趋势。防灾减灾的任务是越来越艰巨。怎么样提高防治重大灾害的效果和效益,光有灾害的预报预警是不够的。一定要把一个常规的气象预报转化为一个灾害的预报,这是当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比如说:在1月中旬出来了,我国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的极端气象灾害,我们仅仅从天气过程的预报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也是比较准确的。

主持人:前端做的比较好。

郑国光:整个从1月10日到2月2日连续四个过程都作为了准确的预报。但是这些天气持续出现以后,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灾害的程度,这方面,我们就要认真的考虑,要把天气的预报要转化为灾害的预报。这样的话,就使得有关部门,政府、老百姓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来防御抗御灾害。

实际上,联系到防灾减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体系。去年我们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提出来的,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气象灾害的信息发布,气象灾害的科普的宣传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以及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联动和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

就是说,气象部门发布了灾害性天气预报以后,各个部门就根据这种天气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一些评估,采取相应的防御抗御的措施。社会各界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防御抗御灾害当中去。这样的话,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思一下这次过程,光有准确的天气预报,还不够。一定要对天气可能造成的灾害影响的程度,也有一个预评估的工作。

主持人:各个部门要怎么样联动起来,分行业吗?

郑国光:比如说电力根据天气预报,评估可能对电力有什么样的影响,就应该采取措施。比如说交通部门,这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出现了,对道路交通有什么样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灾害,他们也进行一些评估,然后采取一些相应对策措施。农业,林业各个部门都应该利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信息来采取相应防灾减灾措施,这样就可以取得防灾减灾的效果。

当前的情况是这样,在这场极端气象灾害出现以后,我们作出了预报,我们也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预案,三级,后来又提高到二级。但是这种预案是针对气象系统内部的,这种启动以后就要求部门从气象局长到一般的预报员,观测员,24小时坚守岗位,要监视天气的变化,要及时给各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公众提供天气发展的实况。未来发展的预报预警的信息。

这些我们都做了,而且我们又加强了上上下下的天气会商,增加会商的频次,确保观测预报不中断。所以我们在这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各行各业有影响,对气象部门也产生了重大灾害。在这种灾害面前,广大气象部门的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停水停电情况下还坚守岗位。

主持人:您说的交通,电力,农业,林业部门,在现有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没有形成之前,尽管气象部门做许多及时有效的预报和信息发布,但是因为没有机制的到位和缺失。刚才提到的这些部门在反应速度和重视程度和采取措施的力度方面,是不是有待提高?

郑国光:对这次灾害严重性,持续性,我们估计的还是不够。因为从现在的预报能力水平来说,超过一个星期以上的天气要我们作出一个肯定的预报。现在还比较难。

这种历史罕见,甚至百年一遇极端重大气象灾害,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冬季出现这样的灾害,我们也没有想到。以至于我们第一个天气出来,我们预知第三次灾害天气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灾害的严重性。

我们在元月20日,召开有关部门通气会,我们要求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电网公司,国务院应急办,国家旅游局等部门,一起到中央气象台, 我们把过去天气的情况和灾害的情况对这些部门进行通报,对未来天气的严重性也进行了通报。

我们也对这些部门的防灾抗灾的工作也提出一些建议。这些部门在得到信息以后,也是很重视。这种机制是靠我们临时的动力,没有一种机制。所以这次总结以后,我们认为能不能把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预案从部门的预案,能不能上升为政府的专项预案。

主持人:这是从冰灾里面吸取最大教训。

郑国光:在我国广东,深圳,珠海,他们已经有一些成熟的经验。深圳市人大,珠海市人大,立法通过气象灾害的防御条例。

气象部门发出重大天气预警的时候,相关部门都要按各自的分工,行动起来。并不需要,市委市政府开会部署。因为条例法律规定了这些部门必须要启动相应的抗御防御灾害的一些预案。这样取保部门从法律法规上规定在防御气象灾害中联动起来。

主持人:作为政协委员,你有没有把这些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条例,上升为让全国都来实施呢?

郑国光:我在会上也呼吁,一方面国家要针对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出现频率强度增加,应该把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从部门预案,上升为政府的专项预案。

第二个,希望国务院尽快地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各部门,社会各地方,在防御抗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行为。这要从法律法规上规范部门,社会的防灾减灾的行为。

主持人:刚才说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的处置机制,在国际上,是不是一些发达国家也有惯例,有做得好的吗?介绍一下。

郑国光:各个国家情况不同,社会制度也不同。像在美国,重大灾害出现以后,许多靠保险部门,消防自动联动起来,如果这种联动的早,灾害损失少,保险业所付出的保险费就少。他们做的很主动,和气象部门联系很紧密。

许多的防灾减灾工作不一定之政府的事,这就是社会制度的不一样。

2005年8月份,美国出现了五级飓风“卡特里娜”,美国天气局提前三天做预警预报。而且非常成功。但是美国的政府,是不关心这个。这个城市市长告诉老百姓,飓风离开,至于怎么离开是政府的事,有钱的人离开了,没有钱的人留下来了。造成1000多人死亡,1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他们也反思了一下,美国一个发达国家为什么一场飓风会造成那么多人员的死亡,那么大的经济损失,他也在反思。后来美国总统中断了休假,出动了军队来帮助救灾,已经晚了。在我们国家,制度就不一样。每当灾害来的时候,上至总书记,总理,下至村的党支部书记,响应上级的号召就可以积极行动起来。像去年出现的几场台风。

维帕(音)当时的风力也是很强的,在海上与卡特里娜差不多。登陆以后减弱了许多,浙江省到乡镇,一直到村行动起来,我们出动许多的军队帮助防灾,这两个省积极转移了140多万人。政府给这些转移的人口提供喝的,吃的,住的。让他们吃上干净的饭吃上干净的水。这是美国不能比的。所以我与美国的同事谈这些问题的时候,他说中国能够做的,在美国不一定可以做。这是社会制度不一样。

所以防灾减灾的方式也不一样。也说明了中国的党、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气象防灾减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主持人:这也是气象部门作出准确预报,相关部门联动,因为我们有这么好的制度在这里,会调动许多人力物力处置气象灾害。

郑国光:再有在法律法规规范防灾减灾的行为。我们的在防灾减灾体系机制就更完善了。所以我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我是提出这个建议。

主持人:你认为什么时候建立起来最好?

郑国光:越快越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极端气侯事件,可能明天就发生。我们不能等新的灾害发生了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要末雨绸缪,提前预计,所以我们希望尽快出台气象灾害防御的条例。

主持人:包括你说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规划,目前已经在进展中吗?

郑国光:我们去年已经给国务院法制办上报一个气象灾害防治条例的建议稿,低温雨雪灾害出现以后,国务院法制办的领导,率队到中国气象局调研,他们也明确表示要积极推动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出台。

国务院应急办也召集也许的部门在研究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是否作为政府的专项预案,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这是我很高兴的一点。

主持人:把坏事变成好事。

郑国光:大家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以更好的形成比较完善,也适合我国国情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主持人:我们期望这种机制尽快形成,这样对我们的减灾起到更好作用。我们国家气象预报能力是许多网友关心的,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国家气象预报是很难对一周以后的天气情况作出很准确的预报?我们这种预报能力,在国际上是什么样的水平,国外是不是预报的准确率和周期比我们长?或者放在全球角度,我们是处在什么位置?

郑国光:对天气预报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认识。预报员对未来的天气作出预报,首先要对当前大气的状况,要有一个准确的了解。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观测系统。应该说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天气预报天气检测工作。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投入了巨资来加强气象检测观测的现代化建设。比如说我们现在拥有了极轨气象卫星等两种气象卫星。这在国际很少,除了美国,俄罗斯,中国是第三个。

今年我们还要发射两颗气象卫星,今年五月份发生新一代的极轨(音)气象卫星。今年第四季度会发射一个静止的气象卫星。

另外我们还拿巨资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网,全国有158部雷达组成的探测网。我们政府又花巨资把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引进到中国气象局,用于数字天气预报。

对观测现代化也好,对气象预报的建设能力也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拿出巨资是不容易的。这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天气预报除了观测以后,了解大气现状以后,更多是对未来的天气预测。我们常用是用数字方式来预测未来。中国属于也很重视。每年通过重大科技项目,来支持科学家改进数字预报的业务模式。从常务经费来维持推进数字预报业务的发展。从探测预报的能力和时效方面,我们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作为未来的天气预报,还是取决于预报员,这些现状资料和数字预报只是预报员作出最终预报的参考。所以我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预报员在预报经验方面,有丰富的积累。这次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里面,对未来预报做的那么准确呢?我觉得预报员起了关键的作用。

你知道大气是非线性的过程。对未来大气的发展,它的解释无数个,就说明了对未来大气的预测有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预报时间的延长,这种不确定性是增加的。

所以它预报准确率,随着预报时间的延长,是降低的。所以大气科学家有一个专家叫做诺恩斯(音)推测,用计算机预报未来的天气,极限是两个星期,但是从现在数字预报的能力和水平来说,世界先进水平是一个星期七天左右。为什么我们在一个星期以内我们有把握呢?一方面数字预报天气形势方面,可以作出比较好的预报。另外预报员对未来大气发展的认识,在一个星期以内,把握也比较好。所以在一个星期以内的预报,我们是可以作出比较肯定的预报。

主持人:是全世界的最高水平?

郑国光:是的,美国,欧洲,日本也是这个水平。

主持人:水平是相当的。

郑国光:在目前天气预报能力和水平方面,我们也是在世界的先进行列当中。我们也能够给各部门,各地方,社会作出一个星期以内肯定的预报。因为再远,不确定性增加,准确度也降低。而且对何时何地下多大量的雨,温度要降低多少。可靠性就很低了。

主持人:一些网民提出这些问题,中国有没有非官方、民间的天气预报或者气象预报的组织,有些人用《易经》预测天气,你鼓励这种吗?

郑国光:美国人在向我们学习。美国人商业运营的公司与官方的并存,引起一个问题。一个地方出现两种以上的预报。可能使当地的老百姓,不知道信谁的。会引起混乱。所以美国政府一直想推动天气预报唯一官方声音。

但是中国是做到了,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就明确规定,只有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能够做公共的气象预警预报。确保了给公共的天气预报是唯一声音,不至于引起社会的混乱。这是从法律的角度讲。你说的民间气象预报组织,从法律是非法的。也不应该。

你讲通过《易经》,从科学来说是缺乏科学基础。

主持人:你刚才说美国也是在学我们统一的官方天气预报渠道,在天气预报方面,特别是暴风雪方面,中国和美国有合作吗?

郑国光:我们这次一月中旬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准确预报,在国际社会已经收到了比较大的反响。世界气象组织的秘书长给我们温总理发来慰问信,其中提到中国气象局在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作了很优秀的工作。而且我们的预报也是中英文,通过中国气象局网对国内外都是公开的。

美国、加拿大这些经常遭受暴风雪灾害的国家,很关注中国对这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预报。

我记得大年初一那天,美国天气局局长委托他的外事官,给我发一个电子邮件,对我们这次预报低温雨雪灾害的成功表示祝贺,希望加强在暴风雪预报方面的合作,而且还约定与我打电话,或者在下一次中美大气科技合作会上,进一步探讨在暴风雪预报方面的交流。

主持人:您是什么态度呢?

郑国光:1998年北美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美国加拿大的气象部门,也敲响了警钟,他们做了认真的分析。也启动大的科学计划来研究暴风雪天气变化发展规律。也研究了一些预报暴风雪的方法。虽然对预报准确有所提高,但是据社会政府的要求,差距还是比较大。

从去年12月初以来,美国已经先后发生了六到七场暴风雪天气,这种暴风雪天气导致美国道路封闭,机场的封闭,也导致了人员死亡。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这方面,中美之间,可以共享在暴风雪预报方面的一些经验。在对暴风雪科研成果方面也可以交流共享,共同提高对这种暴风雪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预报能力和水平。我很期待在今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执行理事会上,我和美国天气局局长面对面进一步讨论这方面的经验。

今年10月份,在北京,我们还要和美国天气局,举行中美气象合作会议,进一步探讨研究暴风雪预报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10月份之前的会是什么时候开?

郑国光:今年6月份,在日内瓦开。我们通过电子邮件也形成共识,在之前,我们会派一些专家到美国交流,美国也派一些专家到中国交流。

主持人:是针对重大天气灾害?

郑国光:主要是暴风雪。他们对中国气象部门报道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的成功,表示很感兴趣,能够共享预报的经验。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奥运期间的天气预报,这段时间许多人都在问,我们看到一个外电消息,中国气象局长感到奥运气象的压力。你怎么看待这个压力,作为气象工作者,怎么看待奥运期间的天气问题,有这么几种态度,听天由命,有所作为,或者量力而行,你认为气象工作者在为奥运服务过程中,用什么心态提供服务?

郑国光: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党中央关心,全国人民关心,全世界人民关注。我们对一些硬件设施,举办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硬件设施,我们可以做许多,比如运动的场馆,运动的设施各方面都可以准备。但是最后落脚到有特色,高水平,就像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的主任所说的,最后决定的因素就是天气,天气,还是天气。

说实话,奥运会对气象的需求,是远超过了我们常规天气预报的能力和水平。因为奥运会要求的是具体的场馆,具体的时段天气状况是怎么样,而我们现在常规的预报,是今天白天到晚上,北京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可能有大雨,预报涵盖面很广,预报涵盖的时间很长,这样的预报对奥运会来说是不适应的。它要更精细化。

比如说,奥运体育馆鸟巢,明天上午9点到11点是什么样的天气。要求定时定点,定量。比如风有多少秒米,温度在那个时段有多高,湿度多大,有没有雨,这是对我们目前的预报水平提出很大挑战。好在气象部门准备的很早,北京取得奥运申办权以后,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我们也要提供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气象服务,经过了准备。

首先从观测来说,因为作为一个精细化的预报,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观测。所以,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一个加密地面观测,从原来50公里到60公里的间隔观测站,现在在北京城区是2公里左右的观测,使我们观测的密度加大。

主持人:是人工的还是自动的?投资高吗?

郑国光:自动的,投资也是比较大的。北京只有一个站是每小时观测一次,可能有三个站是每三小时观测一次,这样的时效根本不行。现在我们达到每一两分钟,就可以得到北京所有气象观测站的数据。

主持人:这样的自动站有多少台

郑国光:北京城区有300多个。

主持人:为奥运会增加的?

郑国光:是为了奥运会,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北京天气预报水平。是借这个契机,来展现中国气象预报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残奥会,奥运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放在以后怎么样为北京的市民,为来到北京的国内外游客,为首都北京提供更加优质,更加精细化的预报。他的效益是更长远的。

主持人:可以这么说,因为为奥运服务,气象服务我们做到了精细化服务。从技术上,从人力上,投入上都这么做了。奥运会结束以后,在北京的市民也可以享受精细化的天气服务吗?

郑国光:完全是可以享受到精细化的服务。

我们在北京还建了七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每一部投入了近2千万人民币。这种雷达每六分钟对北京及周边的大气进行观测,了解大气的情况和变化的规律。为北京短时预报提供最有效的手段。像医生看病一样,用X光透视,把大气里面的结构更精细化的了解。我们还有卫星在天空,还有其他现代化的手段,世界上一些新的观测设备,雷电检测网建设,GPS水汽探测系统的建设,移动观测。这些现代化的装备,确保对北京的大气进行更精细化的观测。

此外,我们还加强与国际合作,比如加强与举办过奥运会国家的气象部门,把他们国家为奥运气象服务的方法,经验,吸收到北京的奥运气象服务中。

2006年,2007年,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专家,都带他们预报方法,一起参与我们奥运气象服务演练。今年这些专家参与到我们的团队中。而且气象专家把全国最优秀的预报员,吸收到奥运气象团队中,参与奥运服务。

我们每个体育场馆,都有专门的气象预报员。我们叫做贴身服务,就是为体育场馆的赛事组委会提供及时针对性服务。

主持人:你刚才说奥运气象服务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我刚才说的是奥运气象服务的压力,其中有挑战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开幕式,闭幕式天气的情况?

郑国光:可以这么说。因为奥运会最大的亮点,是开幕式。而为此,每一个举办城市给为开幕式进行了长时间,周密的准备,而且都有自己的特色。奥运会的成功与否,有比较大的程度取决于开幕式的成功与否。而开幕式的成功与否,与开幕式的设计准备,到现场的表演是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还是要取决于天气状况。

而在我们现在从过去五十年气象资料分析来看,8月8日全天下雨的概率是47%,有可能出现暴雨,因为1963年8月8日北京下100多毫米的暴雨。北京那个时候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桑拿天气。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这种多发性天气出现了,对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成功肯定有很大影响,影响到整个开幕式的质量。首先气象部门怎样预报8月8日晚上有没有影响开幕式的天气,比如会不会大雨,有没有桑拿天气,首先我要提前几天,给奥组委提供这样的准确预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有许多的雷暴天气,暴雨天气,在那个时候要定时,定点提前三天,五天预报难度相当大。因为只有我预报准确了,奥组委才能采取应对的措施。我们根据50年资料的分析,在开幕式期间,比如8点到12点,出现大于5毫米的大雨改革不足10%,但是既使是这种不足10%,我们也要作出最坏的打算。

如果出现小雨,可以通过人工消云减雨的方法,来努力减少这种小雨对奥运开幕式的影响。我们做了一个团队,准备做这方面的实验。在2006年和07年也做一些实验。但是人工消云减雨是一个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对于一切弱的天气过程,努力消云减雨。如果老天爷不帮助,是大雨的话,我们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这势必对开幕式产生影响。

我们气象工作部门,不愿意看到这点,我希望有一个好天气。

主持人:您有一个工作是作为地球观测组织,GEO的联合主席,许多网民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干什么的?您成为这个组织的联合主席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郑国光:GEO是全球观测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是基于2002年南非世界首脑的峰会要提出可持续的问题,就是要关注环境,有这个政府宣言。2003年西方八国首脑会,就把这种可持续发展更具体化,具体到什么程度呢?要加强地球综合观测,后面隐含一个问题:这种地球观测实际上通过卫星来对地球资源,灾害,生态进行全面的观测。

这里面虽然是为减少自然灾害,为人民谋取利益,来保护环境,来使人类能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背后隐藏着许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你们可以用谷歌看到,我们所有的地球每个角落的设施,包括天安门广场,你看那个分辨率多高,那是卫星遥感图片。对一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卫星来进行检测,对每个国家资源的分布,也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来检测这个国家资源分布。

包括通过卫星来检测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活动,军事的活动等等。全球地球观测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体系,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G8会议,发达国家首脑讨论这个问题,说明了地球观测这项工作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政治问题。所以在2003年7月3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前国务卿波尔召开的地球观测峰会,邀请中国参加,发表了地球观测宣言。

我们参与地球观测组织,不能把地球观测作为一个富人的俱乐部。我们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了解当今在地球观测科学技术的进展,可以了解地球观测的真实发展方向和意图。也为我所用。所以全球地球观测组织,制订了一个十年的全球综合观测的计划。分布的来整合各种地球观测系统形成统一的系统,统一的数据格式,资源共享,来为决策者和人类社会提供一个服务的产品。

我们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员,通过参加地球观测组织的活动,可以了解地球观测的技术动态。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作为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代表发展中国家,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首先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事情。我们先后向亚太17个发展中国家赠送了卫星接收的装备。而且我们运行地球观测资料广播网,美国承担了南美洲,北美洲。欧美承担了非洲和欧洲的,中国的覆盖了亚洲和大西洋地区。我们是覆盖面积最大的。

周边的国家,发展中国家,更多受益于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地球观测的资料,产品,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够受益。

中国政府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与非洲和亚太地区国家的联系。比如说中国帮助非洲建立了中巴资源卫星的地面接受处理应用系统。去年11月30日在南美开普敦我们和巴西联合搞一个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我们把这套帮助非洲建立的接受卫星图片系统展示给大家。我们这套系统承诺向非洲国家,免费提供资源卫星所有资料。这样就打破了发达国家利用资源卫星开拓商业市场,打击最大是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靠在资源卫星上技术优势,向广大发展中国家以高价出售资源卫星的产品。中国是诚心实意帮助亚太国家建立卫星接受设备,帮助他们使用卫星资料,来为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主持人:非洲的服务是全面推开了?

郑国光:我们在非洲建立了四个地面接收站。

主持人:覆盖多少国家?

郑国光:全部覆盖了。

接收的设备是中国帮助它建设的,而且是免费的。我们在2006年开一个中非高层论坛,通过这个论坛承诺向非洲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

主持人:谢谢郑国光局长,您向我们介绍一些知识,也让我们知道国际合作,按照惯例,你对中国日报提一些意见吧。您平时经常浏览中国日报吗?

郑国光:我是1995年回国,从96年就开始订了中国日报。我也看到了中国日报版面变化的过程。整个中国日报这些年来编辑的质量,内容丰富的程度,是越来越好。所以我每天都在看。

而且今年还动员我的部下包括省气象局的一些官员,科技人员,也在看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网现在也是我每天必看的。我觉得中国日报网,内容很丰富,栏目也很多,能够很快通过英文的方式反映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科学技术,气象工作等等情况。我也非常感谢中国日报网和China Daily对中国气象的报道,向世人展示气象的工作。

主持人:我们是为了把气象工作的风采展示给世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郑国光:我印象很深的是,中国在气象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可以负责任告诉大家,中国日报在这次报道中很负责任。在这次低温雨雪灾害中,气象工作者做准确的预报,也是通过中国日报向全世界进行了宣传。

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政府在高度重视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采取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了那么大的成效。历史罕见,在这个百年不遇的气象灾害面前,中国政府是主动应对,万众一心,取得了防灾减灾的胜利,我觉得中国日报网功不可没。

主持人:谢谢您,今天的访谈到这里结束,希望您今后经常到我们这里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