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现在的领导干部中,有不少人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观其简历,他们早期多在基层从事技术工作,与权力和政治接触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这说明,从政并非是这些技术型官员的初衷。不过,他们的技术专业背景,给了他们早期的生存技能和发展机会;在基层的多年生活,让他们对国情十分熟悉;远离权力中心的“边缘化”状态,又使他们能专心于技术工作并业绩不凡。
学习理工科的人,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且养成两个特点:一是重视可操作性,光吹牛是不行的,要把东西做出来;二是重视工艺水平,东西做出来还不行,还要做得漂亮,才能得到同行认可。因此,理工科是稀里糊涂混不出来的,当事人必须具备严谨、求实、精细、踏实等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它不仅对人的知识、技能提出严格要求,也对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提出严格要求。所以说,早期的学业和工作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素质,往往是技术型官员日后从政的基础和优势。
行政工作是一个与技术工作完全不同的行当。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恰恰是因为技术工作出色,得到上级的认可和选拔,进而转行做行政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职业角色转变,并不适合所有人。打个比方,就如同当年的孙悟空,从花果山“美猴王”成为天宫“弼马温”,其实是很难受的。另外,职业角色转变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干的,当年人们曾请求爱因斯坦竞选美国总统,他却坚决果断地知难而退。
真正从技术岗位转到行政岗位,又能走到更高权力位置的人,应该说也是了不起的成功。为什么会成功?其实就是“守规矩”、“能开创”。不能够“守规矩”,技术型官员很难站稳脚跟,因为几乎所有上级都会这样认定:无论你多么有才气、傲气,只要在这里,凡事都得按规矩来,否则就走人。同样,如果做不到“能开创”,技术型官员也很难得到上级赏识和重用,因为上级认定:在这里,你就得有开创性,你必须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否则便要走人。所以说,“守规矩”与“能开创”,是从政者毕生难以把握而又必须追求的工作境界和发展诀窍。
今年初,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等发布2007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和“杰出政治家校友榜”,清华大学在两个榜单上均名列第一。这让人对这所以理工科专业著称的高校刮目相看。事实上,在科技领域,清华同样出色:全国1/5以上的院士具有清华背景,23位“两弹一星”科技功臣中有14位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对于这种“清华现象”,有人做了分析研究,认为这与清华注重培养学生“听话”、“出活”有关系。所谓“听话”,就是听组织的话、听领导的话,听话的同时,要有良好的心态,懂得守规则。所谓“出活”,就是会办事,能把组织和上级交办的事情做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拓局面。现在许多人都很“听话”,但往往做不出事情来,上级组织和领导不喜欢;还有许多人能“出活”,但往往太“冲”,又不好打交道,上级领导也不喜欢。既“听话”,又“出活”,这才是许多清华大学毕业生成功发展的精髓所在。
“听话”、“出活”与“守规矩”、“能开创”,并无本质区别。这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事的前提条件,更是做官的职业素质。有此职业素质,为官者才有可能在从政路上走下去、走长远。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发展需要有一定机遇。技术型官员也不例外。所谓“机遇”,一是“贵人相助”,二是“时势使然”。没有上级组织和主要领导的赏识、重用和提携,任何一个技术型官员,都难以自己走到行政领导岗位;同样,没有赶上改革开放的时代,再有从政本事的技术型官员,也可能会怀才不遇。而要在从政路上获得发展机遇,不仅仅是技术型官员,包括其他官员在内,必须做出看得见、摸得着、上级认可、群众欢迎的政绩。毕竟,今天的时代和社会,比以往更加求真务实。(来源:环球人物周刊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