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人在舒服的环境待久了,有时候也会潜意识地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如此这般地过活。就如同我,悠悠地泡上一壶功夫茶,寻个树荫纳凉读报,实在是神仙也不换的逍遥日子。只是,淡泊如常的一日却突然被一篇豆腐块大的文章惊出冷汗——山西忻州某小学的学生,竟然在“房顶经常往下掉土渣”的危房中上课,还由村支书代签了“生死状”——“危房内如有事故与房东没有任何关系。”
“生死状”,多么久远的回忆,掐指一算,好像只有在英烈赴难的时候才被提及;还有就是电视剧里面的重病垂危,救吧,50%的几率,于是签个“生死状”,搏个生存希望。但是让几岁的娃娃也签“生死状”,却有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读书上课很可能变成要用性命来换的危险事!
小时候家境虽不好,但好歹我也有三寸瓦片遮头,可以蔽风挡雨。直至某年台风大作,风雨席卷而过,老屋变危房。之后虽然大着胆子坚持住了一个月,却每天生活于恐惧中,不知老屋何时倾覆,惶惶不可终日,赶紧收拾包袱,逃难似地来了厦门。没过半年,舅公来电,“老屋垮了,一个拾旧货的住在里面,劝不走,砸死了。”
可以想见的是,山西忻州小学负责人和各级领导一定没有如我这般灰暗的经历。他们对于危房,永远是等到“出事了,出大事了”,层层责任追查下来,罢官停职,才悔之晚矣。但是换个角度说,他们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我的老屋一年不到就垮了,而他们的危房却硬撑了6年,迎来送往数百名学生依然不倒。多亏没倒!
只是,娃娃们仍在掉着墙灰的教室里上课,家长们仍在担惊受怕中受煎熬。危房就像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剥夺他们的幸福。
如果说山西的小学只是典型的个案,那么河南濮阳无疑是另一个更为恶劣的极端。濮阳的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成员利用公款出国旅游,还美其名曰“考察”,这帮领导实在是“太有才,太有财了”!有钱出国却无钱整治危房,可见,他们的子女必定无一在危房中读书识字。
危房何为“危”,恐怕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有考察研究的功夫,不如请这些领导都进危房里小住几日,“没关系,跑得快死不了人!”(来源:环球人物周刊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