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本月五日,由中国与泰国共同主持的第十届东盟加三金融部长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各国部长除了积极鼓励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与东盟加三研究小组,就金融合作网络与公私协力关系提出明确集体行动规划。更希望能强化“清迈倡议”(CMI)的多边化进程,在实际合作方面提供部分外汇存底,以筹措更多足以预防金融风暴再现、促进区域多边金融安全体系的资金来源。
这项举措,源自于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区域国家对跨国金融合作可行性的特别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过去的东亚各国无论在国内层级或者是区域层次上,均未建立起健全的金融安全体系。这也使得区域外的短期大量热钱流动所造成的风险,将直接危及各国经济与社会稳定,更在全球经贸相互依存的结构下影响邻近国家。1997年区域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治菁英与私部门网络开始产生共同忧患意识;而2000年通过的清迈倡议,即期望在东盟加三的正式架构下,建立起紧急双边货币交换安排(BSA),以发展国际层级的金融防御措施。
尽管各国领袖与政策制订者,大多肯定现正运行的货币交换机制。一方面,各种区域合作机制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但较金融危机发生时的脆弱区域金融体制,的确有明显的联防处理模式。另一方面,双边体制的运作更再一次确立了国家主权在区域整合进路中的关键定位。然而,东亚地区仍不乏各种潜在的发展危机,诸如国内保护主义的兴起、全球经济失衡、以及能源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冲击等现象,均使得现阶段区域联防机制的脆弱程度日增。
就制度发展的角度而言,现行双边机制仍不及多边合作机制来得稳定、有效。如果在不久的未来,能够将各种双边交换机制汇整成一个更完整的多边金融合作机制,不但将特别能提升目前区域金融联防机制的制度效能、监控与响应能力,更有助于在紧急状况中提供受创国更稳定、更丰沛的援助。
就此或可发现,京都会议中所提供的合作建议,应该是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多边化的一个理想方向。不过,在推动愿景的同时,政策企业家真正要作的,除了应当积极重申区域一体的忧患意识外,更应当着手设计能降低各国猜忌、增强合作意愿的制度过程。如此一来,才能真正落实有助区域国家利益聚合的政策主张。(文/研究员 杨昊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