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续写“华尔街神话”
[ 2007-08-01 16:1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史蒂夫·斯瓦茨曼的名字第一次大规模占领中国人的视线,是在5月20日,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与黑石集团的签约,将中国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资黑石。

消息传到华尔街,市场情绪一片激动——这是中国政府资金进军国际资本大循环的第一个信号。然而,在黑石集团会议室,高层例会如常进行,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瓦茨曼脸色平静、沉着,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他只是简洁地说道:“我们与中国的谈判非常顺利,整个过程专业、高效,仅仅用了三个星期。我可以告诉各位,中国这次的做法非常聪明,购买的是无投票权的股权单位,并保证持股低于10%,因此他们不会在董事会拥有席位。”

尽管斯瓦茨曼说得如此轻松,但黑石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非常清楚,作为黑石的“发动机”,斯瓦茨曼势必将在中国的资本江湖上掀起一场巨浪,续写他的“华尔街神话”。

第488次拒绝

令人惊讶的是,斯瓦茨曼的身高只有1.68米。但他从不讳言自己是个“好斗的小个子”,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小个子身上藏着巨大的、爆发性的能量,黑石集团早在22年前就成了“短命鬼”。

1985年的美国,还是传统的并购咨询业的天下,用私募基金进行企业收购和重组,完全是一条新路,被大多数企业的董事会和总裁视为旁门左道。但斯瓦茨曼顽固坚持他的想法,哪怕手头只有区区40万美元的创业本钱,他依然建议合伙人彼特·皮特森:“我们应该做私募并购,而不是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

第一步迈得异常艰难,“但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种能赚大钱的生意。”倔强的斯瓦茨曼列了一张名单,上面写满了他“自以为”有可能投资给他们的客户,一共是488家。他们硬着头皮,一家接一家地敲客户的大门,推销黑石集团的第一支私募基金。无数次的闭门羹、无数次婉言拒绝、无数次笑而不答……“我有19个画了圈的客户,设想中他们点头的希望最大,但他们一个个拒绝了我。最后,第488个潜在投资人也说‘不’。” 斯瓦茨曼的回忆十分平静,已经听不出忧伤和焦虑。

终于有一天,有人为斯瓦茨曼的诚意和抱负所打动,这就是美国保险及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他们决定投下1亿美元“试试看”。正是这笔钱带来了好运,华尔街开始注意到黑石集团的潜力。不久,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入伙了。斯瓦茨曼的第一支基金总共吸引了32个投资人,除了通用电器,还包括大都会人寿、日本日兴证券以及其他几个大企业。

以后的事实证明,斯瓦茨曼的金融触觉异常灵敏,他把握住了华尔街募资方式的未来。仅仅一年后,这些来头不小的老板们,就从黑石得到了30%以上的回报。斯瓦茨曼一战成名,华尔街的一匹“财富黑马”,让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各路英雄刮目相看。

一笔和死神较量的买卖

今天,黑石集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斯瓦茨曼却依然说,“我把每一笔买卖都看作和死神的较量。”这句话的起因,却是一段“同行是冤家”的趣谈。

1985年,当斯瓦茨曼还在敲客户门时,美国已经有了一位高高在上、独享私募基金领域资源的前辈:KKR公司创办人克拉维斯。

2006年8月,克拉维斯收购了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斯瓦茨曼立即还以颜色,宣布他将收购从摩托罗拉分离出来的半导体公司飞思卡尔,而这正是KKR心中的下一块“肥肉”。心有不甘的克拉维斯在最后一秒抬高出价,斯瓦茨曼迫不得已,只好将报价提高8亿美元,才有惊无险地买下了飞思卡尔。

事后,愤怒的斯瓦茨曼讥讽地说:“黑石绝对不会为了给竞争对手搅局而去竞投一家公司,我不是那种下三滥、无聊、无事生非的人。”

没过几天,克拉维斯又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向公众募集了50亿美元的基金。此举让斯瓦茨曼十分恼怒,因为他一直在筹划同样的事情。“我很生气,KKR在这件事情上居然抢了先,把黑石打败了。”斯瓦茨曼跟同事抱怨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

“在私募基金公开上市交易(IPO)这件事情上,黑石一定要做第一家!”斯瓦茨曼坚定地说。

果然,今年6月22日,黑石成了首家公开上市交易的私募基金。

谁料几天之后,7月3日晚上,当华尔街的精英都扯下领带、准备好啤酒和烤肉庆祝第二天的美国独立日时,新闻快报突然传出了“KKR申请12.5亿美元公开上市交易”的消息。仅仅隔了半个小时,新闻头条又闪电般地变成了“希尔顿酒店集团同意以260亿美元被黑石集团收购”。

人们端着啤酒,莞尔一笑,美国《工商时报》一语中的地指出,“斯瓦茨曼和克拉维斯争做‘华尔街之王’到了如此激烈的地步,就是节假日也不让对方霸占头条新闻。”

即使在华尔街以外的生活里,斯瓦茨曼也和克拉维斯卯足了劲儿。

今年2月是斯瓦茨曼的60大寿,他在纽约派克大街第七街区举办盛大生日宴会,纽约证券交易最高执行长官约翰·塞恩、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都应邀而来。一位助手说:“不如也请KKR的克拉维斯先生来参加吧。”

斯瓦茨曼的脸立即冷了下来:“他可从来没有邀请过我去他家”。

正在此时,同为世界四大私募基金之一的凯雷集团创始人鲁宾斯坦,透过视频对斯瓦茨曼无奈地调侃道:“生日快乐,史蒂夫!我希望你能赶紧退休,这样就不会和我们斗了。”

从“好斗之士”到“精神教父”

在黑石集团,员工们都尊称斯瓦茨曼为“精神教父”。他当然知道这个封号里的别样滋味——他已经从一个“好斗之士”变为企业的精神核心了,意味着沉着、稳重、长时间的关注和极大的耐性。

2004年,黑石集团想买下全球著名石化产品生产商塞拉尼斯公司,这笔买卖拖了足足一年。起初,塞拉尼斯公司的标价是每股17美元。一年中,公司不断抬高标价,斯瓦茨曼的竞标价水涨船高,从每股17美元,一直升到每股32美元。终于,塞拉尼斯公司不再漫天要价了,告诉斯瓦茨曼,每股少于32.5美元就免谈。

在答复塞拉尼斯公司之前,斯瓦茨曼挣扎了足足30分钟,这是一笔比预期买价高出近一倍的生意,他第一次担心自己会看走眼。“我简直做了30分钟的噩梦,难受得想吐。”但斯瓦茨曼最终坚持买下了塞拉尼斯。到2005年底,重组后上市的塞拉尼斯使斯瓦茨曼获得了600%的收益率。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黑石收购德国电信股权的过程中。德国人相对保守,一名德国政客甚至把私募基金公司比作侵吞国有资产的“蝗虫”,坚决反对黑石进入德国。斯瓦茨曼只能不厌其烦地飞往德国,在当地政界和商界反复游说,“黑石不会再继续增持股票,也不会寻求控股;黑石投资德国电信只是认为其现值被低估,长期价值不可小觑,我们只希望做一个长期投资者。”谦逊和诚恳的态度,终于令德国政商两界相信了斯瓦茨曼,2006年4月,黑石与德国财政部达成协议,以26.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电信4.5%的股权。如今,德国政府在出售德国商业银行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时,最看好的也是黑石集团。显然,斯瓦茨曼深知,在国际资本江湖里游走,好名声远比一笔好买卖重要。

而在黑石集团内部,斯瓦茨曼总是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每当遇到可能与合伙人发生争执的事情,他一定会以笑脸相陪,甚至将那些工作中发生过不愉快的合作者,请到自己在曼哈顿区公园大街上的豪宅或者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滨别墅度周末,让妻子为同事们亲自下厨做菜。“‘好斗’已成为过去,现在的黑石需要一种团队共享精神。”斯瓦茨曼这样解释。

正是缘于斯瓦茨曼的长袖善舞,主流媒体对斯瓦茨曼从来不吝溢美之词。美国著名的财经频道CNBC称斯瓦茨曼为美国头号资本家;今年3月号的《财富》封面故事里,他则干脆被刻画成华尔街君王。

左手华尔街,右手国会山

作为第一家公开上市交易的私募基金,黑石集团在华尔街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会山上美国政要的心。

6月22日上市第一天,美国国会就大声疾呼,要把私募基金上市交易的税率,从15%上调至35%。消息传出,黑石集团的股价一路走低。一周之内,就跌破了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入股价,中国30亿美元的外汇投资账面亏损约3383.5万美元,合人民币2.58亿元,一下子就绷紧了中国人的心。

但是,斯瓦茨曼仍然保持着沉稳的风度。按照美国宪法,总统对国会议案有否决权,而斯瓦茨曼和总统的关系,则要追溯到近40年前。

斯瓦茨曼出身于费城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祖父开创了以家族姓氏命名的家庭商店,小斯瓦茨曼经常在周末帮家里打理生意。他总是催父亲多开几家店,可父亲却已经习惯了那种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对生意渐失追求,这让小斯瓦茨曼特别失望。

高中毕业后,斯瓦茨曼进入耶鲁大学。搬进大学寝室的第一天,他认识了一位名叫布什的室友,这正是当今的美国总统。在耶鲁校园里,两人十分投缘,1969年,他们一起加入了耶鲁大学著名的“骷髅党”——这是美国最神秘、最有影响力的男性学生精英社团组织,始建于1832年,其成员垄断了美国的金融、经济、媒体和政界,克林顿和布什都是“骷髅党”成员。作为惯例,斯瓦茨曼在加入“骷髅党”的当天,便获得了一份全美“骷髅党”人的名单,拿着这份名单,不论做什么,都会得到其成员的伸手相助。

布什总统会不会帮助这个曾经的室友、现在的“骷髅党”兄弟和共和党主要资金募集者,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斯瓦茨曼的家中,一个镶嵌着银边的精致相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里面正是手挽手的斯瓦茨曼和布什。

更有传言,斯瓦茨曼是美国财政部部长的有力竞争者。如果当真,财政部的那些官僚们可得叫苦了,因为斯瓦茨曼号称他经手的所有生意,几乎是零瑕疵。谁知道小个子斗士若真的转战政坛后,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夏亚)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