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有关中国威胁抛售美国国债的报道震惊了中美两国。美国总统布什除了对报道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之外,他还认为:“如果中国指望以打压美元作为打交道的筹码,那我只能说他们有勇无谋。”
很显然,小布什说中了问题的要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stakeholder”,中国不可能会用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作为解决中美两国经济争论的武器。如果采用这样的策略,其结果只能是杀敌一万,自损九千或者更多。12 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清醒的指出“中国是国际金融市场上负责任的投资者”。
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的确是美国的债权国。但从中国自己的角度来看,持有巨额美国国债实际上是中国不合理的经济机制的结果。中国每年创造的经济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变成了一堆超出正常需要的外汇储备,这既反映出中国分配制度的缺陷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的低效率。大量原本可以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投资的财富变成美国国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种浪费。
中国作为美国的债权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拥有足以动摇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不过这种能力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那样可以洋洋自得。如前所述,这种地位建立的基础恰恰是中国经济的弱点所在。在一个消费并不充分,非私人部门在整体消费中占比过大,经济持续增长基础并不稳固的国家,改善消费规模和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提高私人部门的消费规模和占比是一件比持有巨额美国国债更值得夸耀的事情。
诚然,以低成本、高投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维持了三十年,不过我们很难相信这种增长模式还能长期维持下去。作为中国经济腾飞起步因素的低成本优势应当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固步自封的观念制约这种改变,长期按兵不动的汇率政策就是反映之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货币汇率原本就应当随之渐渐调整。因此,人民币升值(更准确的说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不是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压迫所致,而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种必然。
中美两国的巨额贸易关系决定了两国必须相互依存。美国确实应当好好调整自己的消费政策,过度透支信用的美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依靠美元的铸币税收益来解决。中美两国在经济问题上的争论也还将长期继续下去,对话和谈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两个大国,在经济问题上相互威胁和讹诈是幼稚可笑的,中美经济问题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双赢是可以做到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应当挑起中美在经济问题上的对抗,对抗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对美国的某些贸易保护主义者来说是这样,对中国的某些人来说亦是如此。因此,夏斌与何帆的迅速澄清是及时的,也是理智的。
(来源:纵横周刊)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