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切向钱看”之祸 
[ 2007-10-18 16:2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9月20日,即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由群众在网上直接投票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出炉,一批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道德楷模会聚北京,引来万众瞩目。然而对此,还是有不同声音,有人甚至表现出如此不屑:“道德模范?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酒喝?这模范多少钱一斤?”

“多少钱一斤?”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诘问,凸显的是一种赤裸裸的价值取向,那便是:一切向钱看,一切唯孔方兄马首是瞻,将金钱看作衡量一切的标准,“悠悠万事,唯钱为大”。

现在真的很少能听到人们对于“一切向钱看”的议论了。也许是“一切向钱看”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集体无意识”?!故此,这个老话题,很有重新辨析、重新认识的必要。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金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摆脱极“左”、教条、僵化的思维模式的变化过程。曾记得,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人们谈钱色变。“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就是这种思想意识的典型表述。一沾钱,一提钱,就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就是洪水猛兽,似乎永远过清汤寡水甚至食不果腹的苦日子,才是“君子远庖厨”的响当当的革命者。是改革开放,彻底粉碎了人们的思想枷锁,一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个“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一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在慢慢开启着唯物主义者实事求是的金钱观、财富观。于是乎,金钱开始“升帐”了。

金钱“升帐”不可怕,也许更应该说,这是必然、必须的。但是,金钱只能“升帐”,却不应该事事、时时、处处都“挂帅印”!而当下一个严峻的现实,恰恰与此相悖,这便是有识之士过去一直担心、至今仍然担忧的“一切向钱看”现象。纵观之,它在官、商、民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这种存在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极其有害。

一曰官场上的“一切向钱看”。这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公”的官场“一切向钱看”,即人们向来诟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GDP崇拜——只要是能来钱的项目,无论是深度环境污染项目,还是明显的短视短期行为,不管三七二十一照上不误。这些年,我国许多江河湖海的一些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便是现实不过的明证。至于只图眼前利益、一任政绩而大卖农田林地、大赚其钱的,更比比皆是。而所有这些,都会在冠冕堂皇的“公”字旗号下进行,有的还为此类“一切向钱看”行动罩上一层光辉的油彩和美丽的面纱。第二类是为“私”的“一切向钱看”,这便是一些官员私欲膨胀,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拜倒在孔方兄脚下,钻进了钱眼里。有些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贪污腐败;习惯于暗箱操作,醉心于权力寻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权在握,公帑国库悉数成一己私产;置房产,买别墅,养小蜜,包二奶,不亦乐乎;挥霍浪费公款已是小菜一碟,不足挂齿,中饱私囊实成家常便饭……这些人,名为官,实为蠹,早已沦为不折不扣的“钱奴”,成了孔方兄死心塌地的忠实信徒。为官好钱,为官“一切向钱看”,终使“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风气可想而知,其恶果可想而知。这些年不断暴露的各级各类贪官,严重损害了政府官员整体在民众中的威信,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二曰商场上的“一切向钱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趋利,天经地义。但即使身在商场,也不应一切都向钱看,不能凡事唯孔方兄脸色眼色行事。义利之争,古来就有。我们反对的是那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巧取豪夺、坑人害民的恶商、奸商。恶商、奸商,其恶其奸就源于“一切向钱看”。他们真的是“钻进了钱眼里去了”:卖木耳的用福尔马林浸泡,卖火腿的用敌敌畏熏制,卖食盐的用工业用盐充数,卖黄鳝的给黄鳝喂避孕药……他们弄虚作假,作奸犯科,无所不用其极。现在房价大涨了,看那些黑心的房地产商在干什么——他们上通贪官,下结地痞,哄抬房价,欺行霸市,牟取暴利,坑害百姓。至于黑煤矿之类的窑矿主,更是视人命如草芥,视黑煤如黑金,只要有钱可赚、有利可图、有金可捞,哪管他人死活?那些恶商奸商,奉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哲学,自己整天就在推着生钱产钱的磨转个不休。

三曰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钻进钱眼里,拜在金山下,不仅是贪官坏官奸商恶商如是,人群之中,一样有染此重疴者!君不见,这些年,很有一些升斗小民见利忘义者。你要问个路吧,对不起,拿点“好处费”来!人与人,变成了冷冰冰的铜板关系!甚至在目睹有人落水之时,竟然毫不掩饰地大叫:“拿钱来就救!”还有诸如“笑贫不笑娼(黑、匪,诸如此类)”的论调也大行于世,一些人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反以为时尚。如此等等,人性在金钱面前黯然失光,良知在金钱面前霍然泯失。而对那些伸出援手、助人为乐的善行,不以为然、冷嘲热讽的,竟也大有人在。试问,如果人人“一切向钱看”,人人以金钱为衡量一事一物的取舍标准,社会将被推向何处?

给那句流行很广的话换个句式,我们可以说:没有钱是不行的,但一切以金钱为导向肯定是万万不行的。古今同理,中外皆然。金钱可救人于水火,但也能将人置于水火之中。事实上,纵观古今中外,有见识、有胸襟、有眼光的各界人士,都不是“一切向钱看”的势利之徒;相反,他们靠奉公守法积累财富,他们奉献爱心反哺社会。这里有几个例证,窃以为是很具说服力的:比尔·盖茨率先把自己绝大部分财产捐献给社会,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看到比尔·盖茨这样做了,巴菲特跟着做了同样的事情。高盛的前主席、现任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不甘落后,最近把自己99%的财富捐给一个环保基金。他对社会慷慨解囊,自己却在“艰苦奋斗”。几年前,保尔森来我国云南时,住的是房价每天仅20元人民币的小旅馆,几乎与我国打工仔、打工妹住宿的水准差不多。他自己的办公室也很小,远不及我们一些乡镇企业家的阔气排场。89岁高龄的香港企业家田家炳老人,把自己绝大部分财产用于支持教育,在内地办大、中、小学120多所,自己却节衣缩食,一条领带用了10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至于守法经营、不卖假冒伪劣货、不坑人害人,对他们来说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为官一任,干一份工作,谋一份差使,打一份工,都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收取应得的报酬;哪怕你是在玩股票炒期货,都守法守义,谋一份踏实的钱。这种抛弃“一切向钱看”的金钱观,朴实无华,却真金万两,弥足珍贵!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了价值观,人就不免会蜕变为纯粹的“经济动物”。钱和幸福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这一点,亘古未变。因此,才会有人大力提倡“诗意地栖居”,才会有人大力提倡“简单生活”,国家才会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一句话,人不能只为钱而生,也不能只为钱而死。钱,是决计只能“升帐”,而不能事事、时时、处处“挂帅印”的!

这,就是我们理直气壮地反对让孔方兄时时处处“挂帅印”的起码理由和充足理由。一言以蔽之,时下,我们应该再一次对“一切向钱看”说“不”!

(来源:《环球人物》)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