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之父”的设计师曾经活得像乞丐
[ 2007-10-18 16:5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当俄罗斯的“超级炸弹”——“炸弹之父”从天而降时,就连它的总设计师尤里·博连科都没料到,它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那么多关注。

“炸弹之父”初次亮相

9月11日晚,莫斯科郊外的俄罗斯国防部武器研究所——第30中央研究所的食堂内,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向大厅中央的电视屏幕。电视台正在播出一条重磅新闻:俄军成功试爆了当今世界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炸弹之父”!

电视画面显示,一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高空投下一枚巨型炸弹。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试验场上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一幢多层建筑转眼间被夷为平地……

随后,俄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亚历山大·鲁科申发表电视讲话:“试爆结果显示,新型炸弹的威力和潜在杀伤力堪比核武器。可以说,当今世上还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常规炸弹。”他还强调:“试爆新型炸弹并不违反任何国际公约,也不会挑起新的军备竞赛。新型炸弹将使俄军能更好地保卫国家安全,在任何地区、任何情况下应对国际恐怖主义。”

看到这里,“炸弹之父”的总设计师、第30中央研究所所长尤里·博连科,端起一大杯伏特加,对同事们说:“我要谢谢在座的每一位,感谢你们的亲朋好友!”说罢,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其他人也跟着举起了手中的酒杯……一名在场的工程师事后告诉俄《生意人报》的记者:“那杯伏特加,是咸的!”

普京总统救了他们

酒是咸的,因为里面有泪水。

“‘炸弹之父’的设计队伍,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坚强团队。”博连科说,“我只是一个带队的人,如果没有大家的坚持,就不会有‘炸弹之父’。”

第30中央研究所,曾担负苏联航空兵、空军和陆军的航空炸弹、炮弹等的设计任务,是苏联最绝密的军工单位之一。冷战时期,第30中央研究所集中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科研人才。他们虽然与世隔绝,但享受着最好的待遇。博连科回忆说:“那时候,就算莫斯科的警察也无权检查我们的车辆;我们的工资很高,年轻人都不知道钱往哪里花,因为他们住的房子、用的车子、吃的饭菜都是免费的。此外,中央领导人和高级将领也经常来视察,让我们备感荣耀。”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陷入崩溃状态,第30中央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和其他地方的军工研究人员一样,失去了往日的生活方式和荣耀。

“简直是一夜之间变了天。”博连科苦笑着说,“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政府的拨款一年比一年少。1996年1月,我们只拿到了12%的当月预算经费,第二个月也只拿到50%。”这些曾经衣食无忧的专家,一下子掉进了生活的“炼狱”——工资仅高于贫困线,大家被迫缩短工作时间以减轻饥饿感……”

博连科和他的同事们“全都傻了眼”。过去一直由国家“供养”的他们,甚至不知道到外面去找工作。此时,一些外国人找上门来。“我的一位同事为了能填饱肚子,就跟着外国人走了,帮助他们研究炸弹。”当时,已是副所长的博连科只能一次次对仍在坚守的骨干们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们能理解离开的同事,但希望坚守的人继续工作,毕竟国家不能没有国防科技……就算是像乞丐般活着,我们也要坚持工作!”

2002年,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有了一些好转。第30中央研究所也迎来了转机。他们首次在年初就拿到了全年的科研经费,而且预算部门还说——“如果不够,还可以申请!”

也是在这一年,俄军情报机构截获一条重要情报:美军已开始试验新的超级常规炸弹。由于俄美两国已经签署了裁减核武器的协议,研制杀伤力几乎等同于核武器的常规炸弹,就成了俄军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个任务,直接压到了博连科的身上。

2003年3月11日,美国的“炸弹之母”试爆成功后,研制出“更大、更强”的常规炸弹,更成了博连科要求全体科研人员的标准。

通过反复研究“炸弹之母”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博连科和他的同事们找到了突破点——采用“两级引爆法”,即通过第一次引爆将炸弹主体送入空中,然后让其发生第二次爆炸,以此来杀伤敌人。与传统的炸弹相比,这种新型炸弹产生的冲击波和超高温,辐射距离更远,产生的局部真空环境更具破坏力,能使附近的各类生物“全部蒸发”,堪称“小型核弹”。

“我们不想跟谁竞赛”

俄军试爆“炸弹之父”的消息传出后,立刻“引爆”了一系列强烈反应。

英国《泰晤士报》认为,当前,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十分紧张——普京痛斥美国“到处点火”;俄罗斯撕毁与北约签署的“常规武器条约”;此外,俄罗斯宣称在北极地区拥有主权……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成功试爆“炸弹之父”,显然是在向美国发出不一般的对抗性信号。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克里斯托弗·拉贡分析认为:“‘炸弹之父’是俄罗斯领导人向外界传达的一种特殊声音

对于北约反导系统的日益逼近,俄罗斯做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但加拿大《环球邮报》则认为,“超级炸弹”竞赛其实是美国先挑起来的。

面对众多猜测,博连科不屑于辩解。他说:“我们在研制炸弹时,从来没想过要跟其他人比较,更别说是竞赛了。我只知道,俄罗斯需要威力大、价格便宜的炸弹,我们需要用它来保卫我们的祖国。”

(来源:《环球人物》)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