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看,《金婚》的收视率又提高了,昨天收视率最高值达20.83,一天比一天高,今年肯定第一了。”
刚见面,王宛平就把手机递过来,给我看她刚刚收到的一条短信。
作为《金婚》的编剧,她的得意溢于言表。
有人说,《金婚》是2007年最火的国产电视剧,堪比当年的《渴望》。故事讲述了小学老师文丽和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50年的婚姻历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知相爱结为夫妻,到婚姻生活中因种种琐事而产生的激烈碰撞,再到晚年的相濡以沫,堪称一部“婚姻编年史”。导演郑晓龙因《渴望》和《北京人在纽约》成名,这次执导《金婚》是沉寂多年后的出山之作。此外,张国立、蒋雯丽的联袂出演,更是收视的金牌保证。但是,拨开这些炫丽的名头,真正能让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完50集,甚至热情愈来愈高的,是剧中所呈现出的真实感:最典型的普通家庭、普通夫妻,家长里短的矛盾——朴实也可以打动人。
给《金婚》的每一集中注入真实的人,就是编剧王宛平。
编剧是一个纯幕后的职业,犹如隐形人。当观众为剧中人大动其情的时候,她只是躲在幕后抿嘴微笑。也许还有人不知道,近期的热播剧《幸福像花儿一样》、《我的泪珠儿》、《新上海滩》,她也是编剧之一。
不安分的愤青
王宛平出生在部队大院,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子,父亲希望她是个骄傲的公主。可是,骄傲的公主偏偏喜欢舞枪弄棒,骨子里有男孩儿的倔劲儿。看着她的身影,父亲只有叹息:“哪儿有点女孩样。”
15岁那年,她当了兵,被分做话务员,每天细声细语,她不喜欢。复员回到北京,她被分到工厂,做的是最辛苦的车工,和男人一样干活,她也没感到踏实。恢复高考,她考上了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分到国家机关,工作琐碎而庸常,让她感觉自己被戴上了一副面具。
现在的王宛平想起那时,觉得自己就像个“愤青”,偏激地看不惯一切事物,心里只有自己的文学。
于是她一边看书、写东西,一边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后,王宛平选择留校任教,只因当老师不用天天上班,有时间写作。
有人说中戏是艺术殿堂,也有人说那里是大染缸。对王宛平来说,那里是她迈向成功的起步点,也承载着她的痛。
王宛平是个“不务正业”的老师。从做老师的第一天起,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不再做老师,因为“太没有成就感,这学期重复着与上学期同样的课程,只是给不同的学生讲一遍”。她几次坐在讲台上发呆,想象着自己像《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那样,一旦有一部小说成名,第一件事就是辞职。
然而,她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带给她的不仅不是功成名就,甚至让她被“停职”了。1995年,一直没放弃自己小说家梦想的王宛平,以同在中戏任职的一个名人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发表了。她原本以为这本小说不会有什么人看,没想到对方看到后,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王宛平在自己毫无准备的时候、以不情愿的方式离开了讲台。那时,独身一人的她带着10岁的女儿,走到了生活的拐角。
带着灰暗的心情,王宛平到了《三月风》杂志做编辑,编写小人物的琐碎生活。此时,文字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与心灵的约会,而是赚钱谋生的工具。
“那是我最悲惨的日子。”但生活却总是带着王宛平兜圈子。在这段“悲惨日子”里,她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当时,在安顿的《绝对隐私》的带动下,情感纪实文学大行其道。应书商之邀,她出版了《婚内婚外》。新书很受欢迎,王宛平甚至被称为“半个婚姻专家”。
“写灰暗的东西容易,因为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太多了,你随手都可以拈来,不用加工,拿来就行。”王宛平到现在也不明白,自己以前“掏心掏肺”地用感情写出来的作品,都被当作了废纸,成了退稿;为什么自己没有用心创作的文字,却会有那么多的读者,发行十几万册,还有日文版、法文版,盗版更是不计其数。
一边写着这些灰色的故事,王宛平一边在心里许愿:有一天,当她有能力主宰作品命运的时候,一定要写那些温暖动人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