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30日在北京签署合作项目,旨在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提高地方立法者制定艾滋病法律法规的能力,应对艾滋病问题的挑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南书毕在签字仪式上说,为期3年的项目将从明年1月起,培训甘肃、青海、浙江、山东与河北5省的500名来自多部门的地方立法者,“帮助建立和谐的法制环境,以持续协调地应对艾滋病”。
南书毕说,项目将提出省级立法建议,推动地方立法,“把技术和资源集中到地方去”,并将对国家的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推动多部门协作。
“在国家层面,中国在制定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法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地方层面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还需很大的努力。”他说。项目总预算为100万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各50万美元。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李宏规说,这一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将有利于促进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法律政策环境的建设,推动法律和政策在各级各地的积极落实,“这对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的主题是“领导作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施贺德说:“抗击艾滋病是领导力的体现,特别是在地方层面,我们需要将艾滋病的应对带到省里、县里,将政策转化为行动。”
2006年,中国颁布《艾滋病防治条例》,并制定《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积极履行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增加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传播”的规定。
29日公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指出,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报告22.35万余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其中病人数为62838例,死亡报告2万余例。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