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这房子要卖出去,看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沃伦在送走了刚来看房的几个客人之后,回头望着他的那栋小楼,在心里默默地跟自己说。
其实,沃伦的小楼并不小。这座四周被绿树环绕、拥有五间卧室和三间浴室的住宅,在底特律郊外的格罗斯朋特社区,是一处典型富人社区的独立别墅。32年来,沃伦和他的妻子玛丽就一直住在这里,当初他们只花了8.5万美元就买下了这套300多平米的房子,并一度让他们引以为豪。
然而,2007年爆发次级债危机以后,“汽车之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行业受到巨大影响,作为汽车工程师的沃伦不得不开始考虑把房子卖掉,然后搬到更为发达的波士顿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几个月前,沃伦和妻子决定把房子以54.9万美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但几个月过去了,房子却一直未能卖出。
沃伦最近总是不断问自己卖掉房子究竟值不值得。就在刚刚送走的那几个客人之前,他已经把房价降到了47.9万,“已经有17批人来看房了,但是还没有人愿意出钱买。”沃伦苦笑着说。
中产阶级的噩梦
就在沃伦为自己的豪宅左右为难之时,他不知道在他和家人即将开始新生活的波士顿,也有人在为此焦头烂额。
乔斯·波马勒斯是当地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他在波士顿当地政府的房管部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妻子的职业也很稳定,两人每年一共有大概6.5万美元的收入。
8年前,美国的楼市正是火爆的时候,各家银行为了吸引顾客,纷纷降低了贷款的门槛,这也不免让贷款人队伍泥沙俱下。不少人正是看到贷款便利、房市火爆的行情,而加入了炒房的行列。波马勒斯也在那个时候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在波士顿买了一套房子。
起初,他们的日子还过得悠闲。在买房后的第二年,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乔丹。除了还贷款的“按揭”,波马勒斯和妻子不时还安排一些国内外的旅行,在第三年的时候,更把家里的一些大型电器进行了一番更新。
2005年的时候,波马勒斯出于乐观的考虑,又向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了重新贷款。他原来认为如果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强劲,那么不出3年他就能还清全部款项。于是他办了一份3年期可调利率、总额为30万美元的贷款,而金融公司也乐意为他办理这笔业务,并希冀从中能获得利润。
这种可调利率的贷款有着诱人的特点:在还款的开头一段时间,每月的按揭支付很低,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还款利率的提高,还款压力才会逐步显现。很多炒房人就是看到这一点,一般他们都先以低价购入房产,然后寄希望于迅速找到新的买家,这样就可以用很小的还款压力来连续操作炒房。像波马勒斯就是受到按揭前期低支付的吸引,甚至忽略了随后可能的风险。
但就在这份新贷款执行后不久,波马勒斯感受到了压力。刚开始的时候,波马勒斯每个月的还款数额是2100美元,很快,每月的还款数就增加了300美元,达到2400美元。但“涨价”仍在继续,没过多久,这个数字又上升到了2800美元,并且在剩下的半年里,他每月要支付的还款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波马勒斯说,他不知道自己每个月的还款数还将攀升到怎样的高度,但现在他已经负担不起这个房子的“按揭”费用了。目前,波马勒斯能做的唯一选择就是:赶快把房子卖掉,否则干脆就让银行把房子收走。但似乎事情都不能按照他的想法来进行,他在最近被通知已经丧失了抵押品赎回权,也就是说他即将失去自己生活了8年的房子。
对此,波马勒斯感到非常沮丧和愤怒,他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他说:“这是我的家,我不想让任何人就这么拿走我们为之辛苦努力的东西。虽然它不是最大、最豪华的房子,但是它是属于我的房子。”
事实上,当初向波马勒斯提供贷款的新世纪金融公司,已经因为太多贷款人还不起钱而宣布破产。现在,波马勒斯的房子已经由另一家银行——大通银行来管理。但房屋管理银行的转变并没有给波马勒斯带来任何好运。他仍然无法偿还他的贷款。波马勒斯一直在努力跟大通银行进行沟通,请求大通银行给他行行方便,给他定一个能够负担得起的还款利率。但是大通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大通银行从来不考虑个人消费者的请求。
无家可归者的“帐篷城”
次级债危机出现以后,很多经济学家预测,很可能会有二三百万美国人为此失去他们现在拥有的住房,这些人将不得不重新租房子住。但现实情况似乎比经济学家预测的还要糟糕,就在两周前,美国媒体在加州安大略市市郊发现了一座“帐篷城”,里面住满了失去房屋的家庭。
在媒体的描述中,这座“帐篷城”坐落在一块荒地上,飞机和火车不时会从不远处呼啸而过。2007年7月,第一批大约有20人在这里搭起了帐篷;现在,人数已经增加到了200多人。
对于新一代美国人来说,这是只有在描写大萧条时期的电影和小说中才能见闻的场景。而现在由于交不起每个月的房贷“按揭”,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得不面临无家可归,“帐篷城”的规模可能会继续扩大。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食物越来越缺乏,而就在“帐篷城”不远的地方,却有一排排整洁漂亮的住宅空置。尽管地产商把价格一降再降,还是没有人买得起、住得上。
那么,谁该对这一切负责呢?
这得先从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特点说起。美国的按揭贷款市场共分为三个层次:优级贷款市场、准优级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简称次贷或次级债)市场。优质贷款市场主要面向信用等级高、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次级贷款市场是针对信用分数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群;而准优级贷款市场则主要面向介于二者之间的庞大灰色地带客户。在房市火爆的时候,美国次贷市场的总规模一度达到了13000亿美元左右。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客户,纷纷降低次贷门槛,导致了在所有次贷人群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而这就成了日后危机爆发的潜在根源。
2006年底,火爆的美国楼市开始出现萎缩。加上美联储之前一直不断加息,给那些一直热衷次贷业务的中小型银行造成了日益沉重的成本压力,它们不得不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借款者违约现象。再加上股东为了自保而退出资金,以及风险控制工作的不完备,这些银行逐渐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即便作为全美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的新世纪金融公司,也难逃此劫,于2007年4月申请破产。
危机爆发后,美国股市产生了剧烈动荡,甚至全球股票市场也跟着随之波动。与房产相关的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惨重,而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则要面临失去居所的困境。
波马勒斯对格林斯潘所鼓吹的可调利率贷款政策感到非常失望,因为这一政策不仅没有使他的购房梦变得简单,反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很多像波马勒斯一样的普通人正是由于没有看清未来的还贷压力,而在此之前过着“明日钱今日花”的典型美国式生活。也正是由于低利率政策,诱使银行在放贷方面监管和控制不力,使越来越多根本无力还贷的人群和各路炒房者加入到了房贷者行列,更加剧了形势的恶化。
危机中的机遇?
“也许明天我们根本不用卖房,也用不着搬迁到别的城市去生活。”沃伦走进车库,推出了割草机。“至少草坪现在还是我的。”他说。
沃伦偶尔的乐观并不能掩盖市场的低迷。数据显示,在2004年房产市场火爆的时候,卖出一套房子的平均时间是65天;而到了2007年,待售房屋挂牌时间上升到了174天。
这场次级债危机对很多人来说都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他们失去的并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商业信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中的一部分恐怕将很难再从商业机构贷到资金,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为此将受到潜在的影响。
现在,这场危机似乎还看不到结束的希望。但是正如沃伦也会偶尔表达一下乐观一样,许多人在经历这场危机的同时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57岁的律师乔治·沃森最近在格罗斯朋特花34万美元购买了一处占地195平方米的大平房。要是在两年以前,同样的房子能值45万美元。乔治说尽管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很担心,但他还是认为在需要卖出这所房子之前,房地产市场一定会回暖。
查克·瑞佐是一家废品回收公司的老板,同时也是一个炒房者。在格罗斯朋特,他有两处待售的房产,一套是2007年6月才挂牌上市,另一套则从2006年就已经在市场上等待买家了。而就在上个月,他又以150万美元买下了布卢姆菲尔德镇区一处占地550平方米的豪宅,比开价压低了50万美元。“我的确从这套房子挣到了钱,”这位37岁的老板说,“但是其余的房产却让我几乎绝望。这个市场根本就没有安全可言。”炒房者最后的评价正好印证了这个乖戾的市场现实。
但对于那些实力强大的金融投资机构而言,这次的危机也未尝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和美国著名投行高盛公司在2007年8月13日就先后表示,目前的次级债风波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在股市抄底获利的好机会,两家公司都表示要大力建仓,以待市场恢复平稳。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如果用狄更斯的这句名言来形容美国次级债危机之后的房产市场,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注解。危机与机遇并存,因为在任何市场中,每一次下跌都意味着买入的时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危机,而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也许就是金融市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来源:《环球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