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不久前,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孰料,会上闹出了一个小小的争端。
据韩国媒体报道,同属汉字文化圈的韩中日三国学界,就“统一汉字”达成协议,决定制作一部汉字“比较研究字典”,并制定以繁体字为主、统一字形的5000-6000个常用汉字标准字。而中国代表提出的“简体字与繁体字共存”的口号,也让人感到会议取得了进展。然而,此后媒体的跟踪采访却表明,中方当事者均否认在“统一汉字”问题上与韩日达成了任何协议,并称所谓“简体字与繁体字共存”的口号,可能是韩方“错误地理解”了中国学者的发言。
此事尚未了结,韩国学者“提出为汉字‘申遗’”的传言,又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韩国某报曾报道称,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经过10年的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报道还称,朴正秀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使用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报道在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但随后,来自韩国另一家媒体的报道又说,首尔大学国史系或东洋史学系等的在职教授中,根本没有名叫朴正秀的人,而且韩国国内也没有要求为汉字“申遗”的举动。
此类争端一再发生并非偶然。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韩国就江陵端午祭、风水、祭孔大典等“申遗”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虚虚实实的类似信息,不断冲击着中韩两国的敏感神经。有人说,“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并准备向联合国“申遗”;有人说,孔子、西施、李时珍也被划入“韩国籍”;有人说,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甚至连中医都是韩国人发明的……众说纷纭之中,“中韩文化战”的提法居然也赫然在目。
“中韩文化战”的说法显然是有些言过其实的,我们姑且换为“中韩文化摩擦”。摩擦是有条件的,不接触或不对称的接触,都不会产生摩擦。1123年前的公元884年,中韩之间是不会产生文化摩擦的。那一年,韩国历史上的文学泰斗崔致远离唐回国。与他同行的,是他自12岁离家来到长安求学后得到的累累硕果。这些硕果,使他成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并为他赢得了“东方儒宗”和“百世之师”的尊称。即使时光倒流回20年前,中韩两国之间也不会产生引人注目的文化摩擦。因为在那时候,中韩两国还没有正式建交,双方只能隔海默默对望。
换句话说,中韩在文化上出现的种种议论、争论乃至摩擦,是两国、两国人民交往日益频繁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具有某种必然性,不必大惊小怪,关键在于以何种心态直面。
我们的邻居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与自尊心很强的邻居相处,我们需要的是彼此尊重、耐心沟通、友好交流。较之焦躁、愤激、攻讦甚至辱骂,我们更需要锤炼的是一份平常心。这份平常心之所以需要锤炼,是因为它包含着大度的胸怀、宽容的体恤、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变不惊的从容不迫。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数千年来未曾间断的大国,这是任何言辞和小动作都动摇不了的事实。就拿古老精深的汉字来说,它承载着悠久的古代文明,不仅在中国使用了几千年,而且很早就被周边国家引进、使用。它为以汉字作为语言载体的国家(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这些国家(地区)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难道不是铁的事实吗?这份遗产,除了中国人,还有谁申得了?!
其实,做个好邻居比什么都好。在很多问题上有意无意的炒作,徒增“错误地理解”,对谁都不好。(来源:《环球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