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格2007年获得国会金质奖章时发表演讲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绿色革命之父”、因努力消除世界饥饿、挽救亿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诺曼·博洛格9月12日在美国得克萨斯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深夜辞世
据美国媒体报道,得州农工大学女发言人凯思林说,博洛格的孙女告诉她,博洛格12日晚11时前因癌症并发症死于达拉斯家中。博洛格是得州农工大学的著名教授。他的孩子在声明中说:“我们希望他的一生成为努力结束全人类痛苦的榜样。”
博洛格1914年3月25日出生于艾奥瓦州的一个农场里,直到8年级,他都是在只有一间校舍的学校里学习。他说:“我出生于艾奥瓦乡下的土地上,大萧条时期的黑色土壤让我走上农业职业生涯。”
大萧条时期,他离开家乡,前往明尼苏达州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结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1937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2007年,他的夫人玛格丽特走完自己的一生,也是95岁。
在美国林务局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博洛格重回母校,攻读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1944至1950年,他致力于增加墨西哥的小麦产量。在那里,他创新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小麦品种,大幅提高了小麦产量。在墨西哥,他不仅仅以其农业技术著称,也以热爱田间劳动闻名,绝不让助手承担一切累活。后来,他与其他人又将改良的小麦、玉米和大米品种带往亚洲、中东、南美和非洲。1963年,他被任命为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年轻科学家。
***面包与和平
为表彰他在培育高产作物,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的接触贡献,诺贝尔委员会1970年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利奥内斯在颁奖致辞中说:“他比同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更多地帮助向一个饥饿的世界提供面包,我们作此决定(授予其和平奖),是希望提供面包也将给予世界和平。”
他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演说中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充足的食物只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我们还必须提供好的教育、有钱赚的工作、舒适的住房、好的服饰和有效的、富有同情心的医疗保障,才能为人类带来体面的生活。”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引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激增,引发农业系统能否满足粮食需求的担心。一些诸如《人口炸弹》之类的书籍纷纷问世,警告人们大规模的饥荒难以避免。然而,博洛格的工作在最需要粮食生产增长的时候扩大了粮食产量。
许多专家认为,“绿色革命”在20世纪中后期避免了世界饥荒,挽救了大约10亿人的生命。由于“绿色革命”,世界粮食生产在1960到1990年间翻了一番还要多。巴基斯坦和印度从中受益最大,同期粮食产量增长了四倍。
***曾向袁隆平颁奖
1979年,他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岗位上退休,重返大学教书,先是任教于康奈尔大学,然后是得州农工大学。1986年,博洛格设立“世界粮食奖”,每年颁发25万美元奖金,授予“在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此奖被看作是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2004年,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和一位西非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分享了这一奖项的25万美元奖金。
博洛格还协助创建另一个基金会,致力于向撒哈拉南部非洲引进“绿色革命”。作为一名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他意识到仅仅改良作物品种还不够,积极敦促发展中国家制定支农政策,改善基础设施。
***捐款代鲜花
2006年,一本关于他的书将他称为:“供养世界的人”。2007年,美国国会授予他金质奖章这一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得州农工大学土壤和作物科学系退休主任朗格说:“他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的女儿和儿子希望人们向博洛格国际学者基金会捐款来代替献花,帮助发展中国家学生在美国接受研究生教育和短期实验学习。
博洛格常说,改良小麦只是一种手段,他真正的兴趣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在90多岁的高龄,他依然在为使用生物科技消除饥饿而奔走,并且在非洲传授新兴抗旱农耕方式,以消除贫困和饥饿。2006年他在菲律宾举办的亚洲开发银行论坛上说:“现在依然还有大批痛苦、饥饿的人们,这引发世界动荡……你们最好不要忘记这一点。”
***博洛格的中国情
博洛格是热爱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也是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中国农科院的名誉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名誉博士。
他关注中国的农业发展,曾致函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呼吁加大农业科研投资。
从1974年博洛格第一次访华算起,他至少15次来中国。每次来到中国,他都和中国的科技人员一起,到农村走一走,希望与中国同行在农业科技、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他希望中国更好地和国际合作,帮助非洲的国家摆脱贫困,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环球在线: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