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在第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为无论从中国的利益看,还是从日本的利益看,两国要友好,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我们唯一正确的出路。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是2000年友好,50年对立的中日历史关系,还有加上60年的努力。大家都知道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在这句话的后面我们还应该深究,进一步探索2000年友好的原因是什么,50年对立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发挥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
2000年友好是中日之间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互相的学习,虽然很多日本朋友很客气地说,在隋唐时代,中国向日本输出了很多文化,中国的文字、中国的经典著作。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也注意到,在文化上,日本是给中国反馈了的,汉字在日本普遍使用,但是由汉字所造成的词汇,政治词汇、经济词汇、自然科学词汇,很多是日本把它作为一个组合词又返回中国的,比如说在法律方面,宪法、国际法、商务法、刑法,这都是日本人用汉字,由欧洲的英语变成了中国字。这个在1910年,中国学界曾经有一次讨论,说是不是应该大量地使用日本汉字的词汇,有人统计,当时有980个常用词汇,我们可以想像,这些词汇如果今天不用了,我们怎么来表达?所以,日本也是有反馈的,所以2000年的友好,应当认为是互相学习。
那50年对立的原因很明白,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和侵略,和中国人对侵略斗争的反抗,这些也需要两国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明白。但是也不时地双方表示一些意见。如最近本月,横滨市就宣布,从明年春季起,横滨市149所市立的,不是私立的,初级中学使用育鹏社出版的历史教材,这是一个抹煞战争责任的教材。当然日本方面对中国也有意见,昨天陈昊苏在发言中也提到了,中国电影不断地有一种抗日的电影,但是日本朋友对我说,虽然是抗日的电影,内容也有变化了,日本人当中也有好人了,也有人不愿意进行战争了,也有日本的反战同盟的故事了,这都是新的变化。
中日关系不断重复的困难的原因,我们大体上应当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清楚的,认识也是正确的。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大家更是共同承认的。这次民意的调查,也说明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认为中日关系对两国都是重要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要逐步寻找解决的路径,这是我们在座诸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也是中日政治家和民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从大局看待和处理中日问题,这是我们的前途所在。如何以史为鉴,正确地对待历史问题,正确地处理领土争议问题。藤井裕久先生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他是二阶堂进先生的秘书。我曾经多次和二阶堂先生见过面,也访问过他的家乡鹿儿岛。
他说,当年跟大平(正芳)先生、田中角荣先生和周总理会见,当时没有外务省的参加。田中角荣先生说:“我们只有谈好钓鱼岛事件,我才能回国,不然我会受到反对。”周恩来总理说:“如果有这样的命题的话,我们要谈多少天,要谈多少年?我们的外交公报如何发表?所以是不是可以交由我们的子孙去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子孙会处理得比我们更好。”田中先生说:“那就这样。”
二阶堂进先生说:“没有人做记录。今天,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桥本逸男先生在座。桥本,你年轻,你记得这事。”
我把二阶堂进先生的这话写出来了,我问他:“我能够在中国公开说吗?”他说:“可以,你发表文章也可以。”我后来是在一个杂志上写过这件事,后来给他看了,他说:“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的先人,我们的先辈给我们规定了道路,我们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把这件事情给处理的这样的拙笨,引起这么多的事故,使中日双方民众的情绪进一步向上升温呢?
昨天明石康先生和吴建民先生说,中日双方要更着眼于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大的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对待中日关系积极的态度,就是着力开发利益共同点,加强经济结构的互补,协调地缘政治的共同立场,地缘政治做不好就变成全球问题,如朝韩问题,我觉得中日之间沟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要稳重地对待领土争议,避免对一些事件说狠话,做硬事。我们以世界和中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中日关系中的摩擦,不以战时的关系紧张而牺牲未来,不以局部的事件影响两国的全面关系,多做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努力,不做激化矛盾,扩大紧张的举动,是中日两国作为大国应有的基本态度。
谢谢。
(来源:中国日报网 董玮 编辑:孙恬 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