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叶檀:中国学者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仍需厚积薄发

2012-10-15 21:13:5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现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项已经揭晓,很出乎人的意料,两位在热门名单之外的经济学家获得了这次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位是哈佛大学的埃尔文·罗斯,另外是加州大学的罗伊德·沙普利。您觉得这样的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刚刚揭晓的结果出乎您的意料吗?

    叶檀:其实刚才说的大致的方向还是正确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在量化宽松的条件下整个金融会发生什么样的波动,资金会有什么样的流向,什么样的市场是有机会的市场,有没有套利空间,像这样的一些理论受到重视我觉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看到一种观点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常爆出冷门,得奖比较多还是美国人,那么这种情况会不会成为左右以后经济学研究的侧重点呢?

    叶檀:还是会继续左右的。就像这次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像现在国际主流的主宰金融市场的就是华尔街的交易员,这些华尔街的交易员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模型,是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交易,他就会决定全球的金融走向。我们看到基本上所有的金融衍生品的定价都是按照罗斯的这套理论,这套定价模型来制定的,所以它的理论运用遍了全世界。美国之所以能够占据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翘楚,这是比较典型的,因为美国应用方面做的非常非常好。还有一点,现在非常看中的是一些前沿研究以及数量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而在这个方面美国人依然是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这个形式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过来,恐怕是非常难的。

    您刚才提到有两点是不会变的,今年不管是谁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都不会让全球的经济很快的走出困局,您还提到了一点中国学者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叶檀:因为从现在来看,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本上是欧美,尤其是美国主流的经济学家。中国确实是有很好的土壤,因为中国的经济在出现急剧的变化,但是我们有几个前提条件恐怕还不具备。首先是市场的前沿理论,包括对发展中的市场定性方面做的还不够;第二是基础数据的支撑还不够;第三是我们现在经济学界所运用的一些主流模型基本上是从美国来的,如果对自己本国的经济没有自己特殊模型的话很难获得一个开创性的成果。而且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奖励当下的研究,而是对于以往研究的鼓励,有的甚至是20多年前、30年前的研究成果,所以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 柳洪杰标签: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