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四
历史,总是在回望中意味深长。
2002—2012,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辉煌十年,蕴含着怎样的醇厚与绵长?
如果说十年的发展谱就了一曲壮美的乐章,那么民主与民生就是双重变奏,紧扣着以人为本的鲜明主题。
如果说十年的进步开辟出一片新的历史星空,那么民主与民生犹如夺目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映照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崛起之路。
发扬民主,改善民生,十年点点滴滴的积累,汇成奔腾的江河。这是一条历史之河,留下前人艰辛探索的脚步;这是一条未来之河,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
民主与民生的课题,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答案在历史的回声里,在未来的呼唤中……
民主与民生的双重变奏
这里,曾是一部新的历史乐章的起点,如今,变奏的音符又悄然涌动——
2012年8月28日上午,小岗村上百村民已把大包干纪念馆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他们要与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探讨房屋改造、发展旅游的大事。严俊昌,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坐在最前排。
“怎么改?”“钱谁来出?”“质量如何保证?”乡亲们与县领导你一言我一语。这一刻,人人都是小岗村民生发展的决策者……
34年前那个寒夜,那张“生死契约”上18个鲜红的手印,仿佛又在严俊昌眼前。“大包干,我们一夜过了温饱线,多年却没迈过富裕坎。如今民主议政,大家心想一处,劲使一处,才能过上富裕日子。”这是他这十年中最深的感受。
十年来,由民生而求民主、因民主而促民生的双重变奏,成为新世纪中国改革发展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
——这是大时代里一曲民主与民生的和声。
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这样诠释这个大时代的主题:
改革开放之初,最大的民生是解决生存问题,更多的是把经济发展“自主权”交给群众。今天,解决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必然要求加大群众参与和监督力度。民主和民生就以新的形式凸显出来。
这是一幅民生改善的标示图: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正逐步解决……
这是一张民主推进的时间表: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5年,全国人大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举行;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2010年,城乡居民实现“同票同权”;2011年,98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首次向社会公布;2012年,近8万个政务微博架起“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间的沟通桥梁……
只有倾听民意并接受民意,才能实现民意得到尊重、民生得到改善、政府得到信任的“多赢”。
——这是大转型中一曲创新民主、开拓民生的奏鸣。
经济的转型,利益群体的多元,公民诉求的增加,必然带来社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必然要求民主与民生的创新。
是什么引领了这创新的旋律?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认为,是“党内民主”创新体制的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
十年间,官员差额选举、“公推票决”稳步推进。最引人注目的是,2011年,江苏省差额选举出13位省委常委。
十年间,全国98%以上村委会实行直接选举,85%的村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89%的社区建立居民代表大会……
十年间,从两会议政到立法听证,从网络问政到决策听证,从中央领导在田间地头听取民意到工人农民进中南海建言献策……
民主新风扑面而来,民生创举随之展现:
取消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全民医保和养老保险……
——这是大考验中一曲民生持续、民主稳健的复调。
从2003年春季的非典疫情开始,西南大部旱魃逞凶、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再到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共和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岁月。
多难兴邦。严峻的日子里,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废墟中,人们被那嘘寒问暖的声音温暖着;旱田里,人们面对那紧锁眉头寻找生机的面容期待着;工厂里,码头上,人们被那沉稳应对指挥有序的笑容鼓舞着——在各级部门密集调研和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中,中国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复旦大学教授林尚立说,在党的领导下,将广大人民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但保障其政治权益,而且保障其经济权益。正是在这样的大主题下,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统一,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