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觉, 推动文化大发展

2012-11-02 09:19: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只是发生在过去10年里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凸显了中国文化发展理念的巨大变迁。从12年前中央文献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到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0余年间,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自发到自觉,显示出惊人的活力和美好的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数字,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75%。其中北京、广东、江苏、山东4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正在推动中国向世界出版大国、影视大国、动漫大国、演出大国迈进: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增加值突破1.46万亿、电影票房突破131亿元、动漫产业突破470亿元、演出155万场、观看演出的观众7.4亿人次。

十八大代表、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党组副书记谭跃说:“作为一名文化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实践者和见证者,近10年来,给我思想冲击最大的观念就是,一个文化企业一定要顺应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潮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不仅要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还要成为一个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文化贡献和市场价值有机结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的文化企业。”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十八大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的认同,于殿利说:“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转企改制有直接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文化产业又叫文化创意产业,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文化产业就失去了根本。因此,我认为最近10年里,就文化发展理念而言,影响最深刻、最深远的莫过于‘转企改制’。这的确体现了国家新的文化自觉。”

文化为民:让艺术的脉搏贴紧人民的心跳

1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大潮汹涌,文化理念的变革日新月异,但变化的是体制机制、是形势环境,不变的是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一理念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经历了消费观念的变迁,越发显示出宝贵的价值。

对于十八大代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而言,过去10年里话剧这门艺术戏剧般的境遇使他对于“人民艺术剧院”中的“人民”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1993年宋国锋接任辽宁人艺院长一职时,正是话剧从80年代的鼎盛期骤然跌落的开始。随着电视机和VCD的普及,所有舞台艺术甚至连电影在内开始了一段漫长的衰落期。“一个总的感觉就是观众越来越少。”宋国锋说,有一年剧院排演的一部反映金融改革的新戏《银行家》,台下只来了7位观众。

当时正值电视剧《渴望》播出,那万人空巷的观剧热潮给了宋国锋巨大的启发。“老百姓这么爱看《渴望》,不就是因为它演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吗?反映百姓的生活和心路历程,就会赢回观众!”

随后的日子里,辽宁人艺相继推出了《凌河影人》、《矸子山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父亲》等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好戏不愁没人看,观众又重新回到了久违的剧场。这些剧最少的也演出了200多场,其中《父亲》这部反映国企改革下岗职工的话剧已经演出555场,成为辽宁人艺的保留剧目。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名字里有‘人民’二字,我们的创作不管什么题材,始终把人民性放在第一位。”宋国锋说,“这听起来像套话,却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体会。创作如果离开了人民,是没有生命力的。”

对于“人民”二字,十八大代表、农村电影放映员马恭志的体会同样深刻。20余年里,他用孱弱的肩膀挑着沉重的电影放映机走遍了周边乡镇1000多个村寨,放映1.1万多场次电影,观众达250万余人次。马恭志说,十几年前,周边乡村的农民只能在过节的时候看上电影,每年最多三四次。但随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现在每个村都能保证每个月看上一场电影。

事实上,近10年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力度最大的10年。主要面向农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如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加速推进,目前已经覆盖有条件的行政村,正在向自然村延伸。

图片说明:

图①:在第二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上,艺人在演示包头剪纸技艺。

李胜利摄

图②:国家大剧院

资料图片

图③: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乡冯丈村农家书屋,孩子们在翻阅图书。

冯小敏摄

图④: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

资料图片

视觉统筹:宋 嵩 蔡华伟 张芳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