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9日文章】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南中国海争端是一个政治雷区(作者新加坡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戴尚志)
菲律宾启动法律程序、对中国对南中国海的主权声索提出挑战,震惊了这一地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国际仲裁,但菲律宾此举给一个棘手的政治事件增添了紧迫性和新因素。
这一新举动预示着什么?乍一看,这是合情合理的一步,应得到呼吁通过国际法而不是武力(解决问题)的各方支持。中国已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今面临艰难选择。
未来数周内,国际海洋法法庭将要求指定仲裁员,并为此案制定时间表。如果北京拒绝接受仲裁,这些程序仍能按部就班展开。
如果北京接受仲裁,它可以质疑法庭能够处理哪些问题。根据相关条款规定,这个法庭的管辖范围有限,不能包括上述南中国海岛屿的主权这类问题。
就算中国接受仲裁而且输掉案子,它也能拒绝执行裁决,而且不会受到惩罚,不会被强制执行。然而,全球舆论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在更广阔的政治背景下看待马尼拉的这一法律手段。
一些中国人会怀疑有人在密谋算计他们。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这一地区恰逢长期存在的南中国海争端再次抬头之际。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已邀请美军考虑延长在菲驻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