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独家评论:她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运行轨迹”

2013-04-09 09:15:24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她还用铁腕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顶住了英国煤矿工人历时近1年的1984-1985大罢工,守住了公营企业私有化的成果,改变了“工人一罢工,政府就妥协”的习惯套路。

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领地在战前遍及全球,战后随着殖民体系崩溃和国力衰退,日渐沦为给美国打下手的二流国家,甚至因政治内斗和经济拮据而“自废武功”,引为自豪的海、空军实力大幅萎缩。就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后不久,阿根廷发动马岛战争,夺取了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诸岛屿,撒切尔夫人果断决策出兵,组成战时内阁,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获得战争全胜,保住了英国的颜面。她的果断让英国战后“自由落体状”的衰退轨迹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英国的国际声望有了显著恢复。

直至今日,信奉“市场就是一切”的自由经济论者仍会引述其成功,对当前欧债危机品头论足;直至今日,仍有沉湎于“大国荣光”的各国铁腕主义者,引用撒切尔夫人在马岛的成功,为自己的干涉主义辩护。

然而,正如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撒切尔夫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时势造英雄:当时英国国民对国运衰落的不满和沮丧,对工会得寸进尺行为的反感,成就了撒切尔夫人的冒险。“撒切尔主义”的历史意义不容磨灭,却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在她卸任前后的1990-1991年,英国再次陷入经济衰退,通胀率和失业率和其上台前后几乎无甚差别,对此,她的自由经济也无法包治百病,只能病急乱投医地提出“地方税”(尽管这并不符合其一贯的低税主义理念),并因此众叛亲离;她对“大国荣光”的坚持在马岛获得成功,却在香港问题上碰壁,更在是否加入欧元区问题上成为延续至今的争议话题。

自2002年起,撒切尔夫人就已因健康问题大幅减少了政治活动,但其政治影响力却并未因此下降,反倒因为全球化争论和欧债危机,而重新引起公众重视。如今她已去世,但她的政治遗产在当今英国、欧洲和全球的多事之秋,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陶短房 编辑:蔡东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国际实习2 标签: 撒切尔 英国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