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清晨,十万大山深处,某边防团举行一场山地丛林对抗演练。“保持无线电静默,向预定地域进发!”一声令下,红方突袭分队火速出发。
红方带队的是四连长杨明灿。一路奔袭,雾越来越大,突袭分队在山林中迷路了。看军用地图指北针,观察太阳辨树叶,杨明灿使出各种办法,发现还在原地打转!
就在这时,一个采药的边民出现在视线里。杨明灿当即上前问路。没想,他说的话边民直摇头,而边民嘴里叽里咕噜的方言,他和战友们都听不懂。
胜负的天平在这一刻被打破了!和红方一样,蓝方也迷路了。不同的是,蓝方分队的新排长裴红炬学过这种方言,而且对壮族俚语、客家方言也驾轻就熟。结果,他们在边民的指引下,在密林中找到了一条捷径。
演练的结果引起了该团团长周立品的反思:官兵们对当地方言,也就懂得“你好”“谢谢”等礼节性简单词汇,在执勤中与边民沟通能力比较欠缺。
“语言能力也是战斗力!”以此为契机,该团明确将会说方言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纳入执勤训练考核范畴。他们编撰出《驻地方言土语1000句》,要求官兵人人能懂并熟练运用壮族俚语、客家方言、粤语方言等常用句子。
与此同时,该边防团与广西民族大学签订协议,以后每年派出边防一线官兵到该校学习,确保每一个边防连队能有1到2名熟练掌握边境方言的“语言通”。即将去学习的杨明灿对记者说:“方言音节太多,熟练掌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回去学习,对我来说又是一场硬仗!”
上图:官兵用方言向边民询问周边地形 纪天翔摄
微 评■柳 刚
军人:沉默未必是金
全民都普及普通话,边防军人却必须学方言,这就是军人的职业特点。
语言不仅是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军事行动交流的工具。据外电报道,美军一直鼓励军人多掌握一门英语以外的语言,还建立了有关奖励津贴制度。我国边疆少数民族众多,接壤国家众多,边防官兵懂得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甚至是毗邻国家的语言,执勤巡逻就方便得多。随着我军日益频繁地出国执行护航、维和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官兵也有必要学习掌握更多的语言。
面对沟通需要,军人的沉默未必是金。战友,联系未来使命和自身岗位,你的语言能力关过了吗?如果没有,请从现在开始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