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感受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元素

2013-09-06 14:03:28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记者刚到哈萨克斯坦工作时,有一天来到阿拉木图一大型批发市场购物,不停听到搬运工用汉语催促行人“走、走、走”,记者顿感亲切的同时大感疑惑。后来才知道,哈萨克语的“路”和“让路”的发音与汉语的“走”很相似。虽然无法说清哈语中这两个词的来历,但如此相近的发音多少说明了中哈两国文化的亲近。

尽管来哈萨克斯坦之前,也对这个国家有一些了解,但真正到这里后,中国元素之多却经常让记者从心底里惊呼“想不到”。

哈萨克斯坦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之高让人大感意外。走在阿拉木图的大街小巷,总能听见哈萨克斯坦人用略带生涩的汉语热情地同你打招呼。即便在当地菜市场,菜贩们见到中国人都会立马改用生硬的汉语叫卖,如数家珍般用汉语叫出各种蔬菜水果的名字。

在哈萨克斯坦,懂汉语已成为就业的一把金钥匙。许多中国企业来到哈萨克斯坦投资,为当地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上中哈两国互为邻国,经贸往来频繁,需要大量汉语人才,这都激发了哈萨克斯坦人学习汉语的热情。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已有四所孔子学院,但仍难满足需要,许多哈萨克斯坦人还选择到中国留学,在中国各地有8000多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

中国商品遍布世界各国,在哈萨克斯坦更是这样。中哈互为邻国,中国商品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很快赢得了哈萨克斯坦市场。大至工程机械,小至家用电器和日用百货,中国商品的影子无处不在。建交之初,中哈贸易额只有区区3.68亿美元。今年将达到惊人的300亿美元,20年间增长近70倍。

随着中哈两国友好往来日益频繁,到中国度假购物、到中国诊所看病、上中餐馆就餐、喝中国茶这些与中国相关的元素日益成为时尚。前往中国海南岛度假的哈萨克斯坦人络绎不绝,飞机票一票难求。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离新疆只有几小时车程,加上中国商品物美价廉,许多阿拉木图人选择开车到中国新疆休闲购物。

谈到中哈两国关系时,一位哈萨克斯坦学者动容地说:“中哈两国以前就有互联互通、友好相处的历史传统,现在我们只是在恢复这一传统而已。”

作为中国西部近邻,哈萨克斯坦所在的地区曾在中西交流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汉代的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推动了中原农业文化在西域的传播;8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军队与唐朝军队相遇于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市(古称怛逻斯),从此打开了伊斯兰教文明由陆路传入中国的大门;清朝时期,哈萨克汗国君主阿布赉汗把子孙送到清廷学习,将清廷礼仪传播至中亚;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阿拉木图—莫斯科“红色小道”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国际支持立下了汗马功劳;1942年至1945年,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音乐家,阿拉木图市政府专门为他修建了纪念碑。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哈关系建立在平等对话和坦诚沟通的基础上,中哈友好的根本原则今后很多年都不会改变。

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哈两国交往日益密切,中哈世代友好的信念必将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 标签: 哈萨克斯坦 中国元素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