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已建成开通的快速铁路有:成都至南充达州上北京、去武汉到上海的动车,成都至重庆、都江堰直达重庆的动车。 明年即将开通的有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高速铁路,拟后年建成的有成渝高速铁路。" />
图为何杰旺手书诗作《新蜀道》
图为《新蜀道》诗作者何杰旺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人日对联前留影。
秦岭巴山,东西延伸,南北横断。
诗仙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千山万壑,连峰绝壁;虎狼蛇妖,禽兽啼嚎。
空山万千岁,秦塞人不通。人长叹,鬼见愁。险哉难哉噫!
国兴决策建交通,诸龙活跃水陆空。
各其能益其中,高铁横空亦称雄。
妙笔描绘九州新,西天闪耀参井星。
科技领先梦成真,劈山击水路通天。
崇山峻岭穿心硐,万壑千川架彩虹。
诸峰笑迎绝壁敞胸,英雄筑路感化天公。
秦岭穿山过,剑门喜开敞。古云蜀道难,今日蜀道坦。
除千险排万难,一改古人叹!
乘高铁坐客专,穿山越驾雾端,欢天喜地美景处处看;
山下水峰上云,似仙境云外天,青山绿水风光道道赏。
欲高目绝景,香寒赏奇观。
笑游山水喜朱颜,怒放心花过青天。
峨嵋成都去西安,朝发午至夕往返。
东南西北今胜昔,天翻地覆人吉祥。
生活变样何其恩,丰功伟绩共产党。美哉福哉呼!
近日,一首和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篇《蜀道》的詩作《新蜀道》在四川交通建设大军中广为流传。其作者为何杰旺,一位在铁路系统工作了32年的老兵和诗人。他以诗歌这一独特的形势,向世人展示了四川交通领域发展的艰苦历程。
在中国的西南部高原和崇山峻岭的环绕之间,有一片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的低凹区域,这就是四川盆地。
在这个四周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巨大盆地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一部分特别的中国人,他们在古代被称为蜀人,现在称为四川人。
盆地里的人们为了与外界联系,都想冲出盆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蜀人从盆地通向连接外面世界的路称为古蜀道,它是古蜀人用最原始的方法,用火、水、锤、凿、一点一点开辟走出盆地的通道之路。经现代考古发现,盆地内在商朝就与海外通商了,古蜀道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
唐代大诗人李白通过他的不朽诗篇《蜀道难》,让蜀道这两个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蜀人是最早披荆斩棘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古蜀道与周边相连,北翻秦巴延伸中原大地、东沿长江水路入海洋,南越滇缅延伸中亚向西至欧洲,开创了伟大的南丝绸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蜀道交通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与变化,四川的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面貌的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前四川没有一条真正交通意义上的铁路,准轨铁路是空白。
解放后新中国新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四川成渝铁路,它是1950年6月由解放西南的刘邓大军率先开始动工修建、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于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车,之后相继修建了宝成铁路、襄渝铁路、渝黔铁路等。
三线建设时期,铁路建设大军在外国人认为绝对不可能修建铁路的地方,修通了成都到昆明的成昆铁路,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评为与美国的登月和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列的20世纪人类的三大杰作。
1975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完成了全线电气化改造。
盆地铁路的修通为国家的国防工业布局作了良好的结构调整,于是有了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重庆大重型工业基地、绵阳德阳成都乐山国防工业走廊、重庆宜宾内江成都工业走廊的形成,使盆地大后方大粮仓这块宝地,也一跃变为大国防要素的生产基地。
1954年12月25日四川建成了第一条川藏公路,它的建成通车联系了西藏与内地的政治、国防、经济、文化,对藏区的建设稳定和发展起到交通纽带作用。
1995年7月1日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渝高速公路的通车加快了四川盆地东西两大重镇重庆与成都的交流与发展。
四川的航空从无到有,1995年10月30日四川拥有西部地区第一个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客流和物流航运呑吐量位居国内前四位,明年6月直飞美国旧金山,开通的国际航线达30余条,可直通世界各地。
长江主流与上游的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四大支流相连,都发源于四川的西部高原、横穿盆地、水资源丰富。旧四川的水运发达商贸繁荣:江河万千归一处,流进万州汇夔门;水运出川一条路,冲出三峡入海流。顺水而下时,两岸猿声嘀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逆水而上时,悬崖峭壁爬险走,纤夫绳索拉船行。
自长江三峡水库修建后,出川的长江水路今非昔比有了极大改善,万吨级的航行可直通岷江的乐山和其它支流。境内江河天然水路升级完善、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上运输网络,四川全省有19个市、120多个县和1000多个乡可通大小航运,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镇都有水运联系,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纪之交党和国家决策了西部大开发,给四川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西部经济高地,团结带领四川人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破解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难题是交通问题,建设经济高地的前提是在于打造交通枢纽,而打造交通枢纽的核心,则是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铁路。根据铁路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又环保的特点,铁路是四川打造交通枢纽的重头戏。四川省委、省政府几届领导下大决心研究决策,与国家共同规划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南北东西通江达海的多条现代化高速快速铁路,有1至2小时盆地内经济圈、4小时周边省会经济圈、8小时的北京上海广州全国经济圈。
通过多年努力,四川已建成开通的快速铁路有:成都至南充达州上北京、去武汉到上海的动车,成都至重庆、都江堰直达重庆的动车。明年即将开通的有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高速铁路,拟后年建成的有成渝高速铁路。
四川正热火朝天建设的铁路通道有:西安至成都客专、兰渝铁路、成兰铁路、渝利铁路、渝黔客专、湘渝二线、成昆铁路二线、计划绝大部分将在下个五年规划建成通车。
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的铁路通道有:成都至贵阳客专、川藏铁路。还有规划建设四川通往青海、新疆、云南等地的铁路通道。
四川航空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地市级航空能力,成都要建设第二个大机场,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
四川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境内和省际通道,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建设现已四通八达。
四川长江水路的码头已升级建设与公路铁路互通的现代化港湾,已形成了水上黄金通道。
简言之,四川规划建设西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已初步实现,四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向世界通向未来。
资料
《新蜀道》作者介绍
何杰旺,籍贯湖南道州,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桥梁系、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1981年8月起从事铁路工作,先后任铁道兵部队排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铁道部工程局工程师、技术主管、段长,四川省地铁局设计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铁路建设项目指挥长、四川省铁路投资集团外派高管和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公司副总经理。
作者是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英雄模范。除在铁路系统中有多项成果外,还有水利技术发明专利和研究发现抗震建筑结构的成果。作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家族后人,其书法作品为书法爱好者收藏。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