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欧洲“女皇”: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2013-12-27 09:11:0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如果有人正在为想要成为政治领袖的人撰写指南,那么他很有可能会用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反面教材。因为默克尔对媒体不友好且不够有魅力。她甚至在外形和穿衣打扮上都不像是位政治领袖。默克尔同样也不是那种周身笼罩在“果敢决断”光环下的人,事实上,她以将极其重要的决定留到最后一分钟而著称。她的政治运动很无聊,而她的私人生活则更甚。有时她喜欢将自己的经济政策比作“施瓦本主妇”。(译者注:施瓦本主妇是一个很节俭甚至有时有点悭吝的老大妈形象。)

然而,正是这个单调乏味又不事张扬的东德人刚刚连任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因此第三次成为了欧洲领导人。也许称其“欧洲女皇”更为合适,因为默克尔并没有真正的在领导而是统治。她并没有告诉民众们应该做些什么,她也从不发号施令,不独裁专横也不爱出风头。她不会滥用权势或作出要求,她只是去简单地设置参数选项,然后让其他人自己来做出“选择”。

在希腊债务和欧元危机的种种危难时刻,她从不斥责希腊政治家或在公共场合谴责希腊的经济政策。尽管一些德国小报试图招徕“反希腊”情绪,默克尔却坚决远远避开这样的论调。相反她选择冷眼旁观欧盟官员奔赴雅典默默坚持一些毫无实质进展却被认为重要的事情,比如缩短公务员的休假时间,提高游泳池的使用税以及降低公共建筑的建设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不再是危机,“希腊债务”渐渐离开新闻头版。

默克尔的批评者会注意到希腊仍然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拥有“青年失业率”如此之高的希腊自身来说,许多人已经将希腊青年归为“迷惘的一代”了。但是,无论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希腊选择继续留在欧元区或离开,进行改革又或是维持原样—— 德国总理始终在希腊问题上没有将任何民族主义情绪混进去。即使一些希腊民众开始喊其“纳粹”,默克尔仍静不做声直至这样的声音偃旗息鼓,希腊民众选出的政府埋头于“德国式”的经济改革以及默克尔自己再次当选德国总理。

没有人写过将默克尔视为“第四帝国”领袖的文章,毕竟,还从未有人将她比作希特勒或俾斯麦。东部邻国将德国看作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南部的邻国虽心存愤懑,但又不好发作。其他进口德国产品的国家则将其视作心理慰藉——至少欧洲尚有一个国家仍然保持着不俗的经济增长,并在短期内前景看好。换句话说,默克尔在悄无声息中使得德国成为了欧洲的主导力量——就目前来看包括德国人民以及其他欧洲人民在内都没有发现这一事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信莲 编辑:齐磊)

相关报道


编辑:蔡东海 标签: 德国总理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