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刚指导组员进行电焊工作
当东方网记者中午时分来到外高桥造船厂时,洪刚正带领班组忙得热火朝天,身穿连体工作服、头顶保护帽,他在钢筋铁板和飞溅的火星中凝神工作。得知记者的到来,洪刚放下手中的活儿,和旁边的组员交代几声,走了出来。在护目镜和口罩下的脸庞,黏着着汗水,却丝毫没有农民工印象里黑瘦的模样。这个甚至称得上白净的工人戴着眼镜,满是斯文样,让人无法与刚才那个在火花星里的焊接者联系在一起。
船厂工人成为十八大代表
高中毕业后,洪刚在宁波、韩国干了几年焊接活儿。由于外资企业等级分明,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十多年前,他和其他几个一同打拼的同学走进了外高桥造船厂的大门。
2003年,洪刚一行四人成为船厂第一批签约的劳务工,过了多年,他对当时登记的编码还记得一清二楚,“我们是800001-800004,是造船厂最早的农民工。”
由于当时外高桥造船厂刚刚起步,效益也没有这两年那么好。另外三个兄弟为了各自生计打算,陆续离开船厂,最后只剩下了洪刚一个人。父亲的话一直留在他的脑海中,“走来走去都一样,要好好定下心来。”,洪刚暗暗咬牙,留在了船厂。
电焊是造船行业的主要工种,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但洪刚在日常工作之外,依然坚持学习,参加等级考试。从最初的电焊初级工到高级工,一步一步,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焊接技师,在农民工队伍中,能获得这样的头衔的人十分少见。同时,洪刚还注意在工作中钻研技术攻关,以快速跳过马板连续烧焊的“热接法”控制裂缝,提高焊件X光探伤一次合格率,改进焊角焊接工艺,大大节约了焊材成本。
洪刚的踏实苦干、认真好学,让他很快成为单位中的佼佼者,2007年5月,他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随后成为上海两会中的首批农民工代表,2012年他又成为十八大中的上海农民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