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的一个空白被重新填上:建于914年前的大雅堂在被毁370年后,在四川省丹棱县得以纪念性重建并峻工,中国人重登千年文学圣殿——大雅堂的愿望变为现实。
57岁的丹棱县文联副主席万玉忠站在大雅广场前,寒风将他的脸吹得红扑扑的。广场正前方,大雅公园山门前迂回的大雅梯道上,如织的游人拾阶而上,争相一睹大雅堂真容。
广场周边,丹棱首家四星级酒店开业迎宾,南岸首席、万景大雅城等项目拔地而起,经过2年多建设,一座总占地2.6平方公里,以大雅堂片区为核心涵盖文化、旅游、商贸、住宿、休闲功能的充满浓郁文化气质的大雅文化新城,绽放在世人面前。
穿越300多年的“大雅”对话
眼前的场景让万玉忠双眼湿润,10多年前,他曾担任大雅堂重建办副主任,负责大雅文化的挖掘与整理。
成语“不登大雅之堂”典自于丹棱——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丹棱名士杨素因崇尚杜甫诗风,将其财产田地捐献,在丹棱城南建诗书堂。堂内珍藏由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碑三百余方,黄庭坚为之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以继承和倡导杜诗宏远雅正之风。大雅堂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胜利的里程碑载入中国史册,但大雅堂七个大殿毁于1644年明末清初战乱。
“上至政府下到百姓,丹棱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大雅文化的追寻。”为了寻访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的诗碑,工作人员下到10多米的水井里,沿着井壁一块一块地识别辨认,“一口井接一口井地找,一块石头接一块石头地寻”。让万玉忠感动的是丹棱普通百姓对大雅文化的认可,一些百姓甚至把粪池抽干,再用清水洗净,看能不能帮助政府找到“宝贝”。
当时,初步选定了大雅堂的重建地,需要迁走村民们600多座祖坟,“迁坟对老百姓感情上有触动,而且县上财力有限,每座坟能给村民的补贴就三五十块钱,远远低于迁坟本身的费用,但没有一个村民不配合,不愿意。”这背后的原因,用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大雅堂在全中国就一个,是我们丹棱人的骄傲,提起来脸上有光,能为重建尽一点力,咋个都值。”
沿大雅梯迂回而上,穿越千年历史风烟,一幅厚重的人文画卷渐次清晰:大雅堂主殿里,杜甫、黄庭坚、杨素的铜像并肩而立,栩栩如生,三人的“相遇”成就了丹棱作为中国大雅文化发祥地的独特地位。
集杜甫诗之“雅”、黄庭坚书法之“意”、杨素捐资修建之“义”于一堂的中国独一无二的大雅之堂成为丹棱人精神的坐标。
“才子之乡”风流总在风雨后
“大雅”即成,天下景仰。明代著名文人沈周、文征明、祝枝山,清代的八大山人(朱耷)、吴大徵、郭麟等人都远道而来,拜谒大雅堂。清代诗人、文学家彭端淑在《大雅堂记》中说,“故其时人争自奋,士知学古,若李文简,唐子西诸君子和三苏,后先相望,吾乡人文之盛几甲天下。”
这方被文化浸染的土地文脉风流、人才辈出,被人称颂为“才子之乡”。
宋代有“丹棱三唐”文学家之唐庚、唐淹(唐庚之父)、唐文若(唐庚之子);三相祠纪念的南宋三名相李焘(历史学家,用40年时间写成《续资治通鉴长编》)、副宰相李壁、副宰相李直土都是丹棱人;还有北宋清官杨恂,北宋抗金名将刘汲、孙道夫,清朝名吏、才子“三彭”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等丹棱诸贤彪炳史册。清朝九个皇帝给丹棱县孔子庙“学宫”赠送九个御匾,肯定丹棱学风正确。
大雅堂早已成为丹棱人精神世界抹不掉的印记。1644年,明末清初时,大雅堂七个大殿毁于战乱。
重建梦长存。
清代曾在丹棱县境内多处重建“大雅堂”:乾隆年间,县令宋惠绥在城东枫落山,创办“大雅书院”;嘉庆年间,县令刘德铨“寻访不得”大雅堂,就在县衙后院一草堂里,“新书杜诗数十首于壁,题额曰‘大雅堂’”;同治十一年,县令庄定域题县试院中堂曰“大雅堂”。
民国十年,丹棱知县杨万成,又在县衙废弃的试院旧址上重建大雅堂,写杜甫诗数首,装裱挂在堂上,供人观赏;抗日战争时期,丹棱县巽崖小学校歌用“沧澜,泗水,大雅遗音”等歌词激发师生爱国热情……丹棱的历届县委政府也曾酝酿重建大雅堂,却因种种原因搁浅。
300多年来,重建大雅堂犹如一个“心结”萦绕在丹棱人的心里。
一脉相承重建梦成真
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6月。
丹棱县委、县政府倡导建设“五个丹棱”,在全县上下发起了“发展丹棱、我献一计”活动,经过层层评审和县委常委会决定,由11名省内外丹棱籍各界人士提议的恢复重建大雅堂获得特等奖。
“重建大雅堂的呼声如此之高,但能不能将建议变成丹棱的行动,当时我还持怀疑态度。”丹棱教师进修校副校长骆志勤多年来致力于大雅文化的研究,出版过《寻梦大雅堂》等专著,“一个财力较弱的小县要作出重建大雅堂的决定,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建设文化项目投入大,短期难见经济效益。但丹棱决策层敏锐地意识到,当今已进入文化与经济互动相融的时代,没有文化的引领和软实力的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就会趋于“枯竭。”
参与过大雅堂重建决策的一位县领导至今记得,在重建大雅堂问题上,县委常委会的态度只有九个字“不畏难、不折腾、不后退。”
2010年11月,丹棱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大雅堂建设方案,由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征集方案进行了评审,最终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获得第一名。评审会结束后,设计单位按要求对大雅堂选址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并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
从公开征集大雅堂建设方案到公开招标建设单位,重建大雅堂的步伐从容而又坚定。
2011年8月5日,大雅堂重建正式动工,并同步配套建设大雅广场等重要文化标识。
大雅堂公园占地约273亩,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设计,定位于西南地区的文化圣殿、文化客厅,国内外知名的诗书双绝的艺术殿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雅堂主体及文化馆,第二部分为避难防灾休闲广场,第三部分为大雅堂公园绿化及景观。
在丹棱人骆志勤心中,建筑意义上的重建还远不是终点。他关注到去年11月黄庭坚手书的《大雅堂记》在北京被人以2750万元竞买走。虽然不知道是谁买走了,但《大雅堂记》存世的消息仍然令他激动,他期盼有朝一日《大雅堂记》能重回丹棱,成为镇馆之宝。而他,正在创作的《圆梦大雅堂》处于完稿阶段,他想从一个丹棱人的视角向世界介绍“大雅文化”。
翻开四川的版图,丹棱并不起眼,幅员面积449平方公里、人口16.4万。然而这位“小兄弟”却招招“技惊四座”。
2011年12月17日,深秋的北京阳光灿烂。
由浙江大学编制的《四川省丹棱县“中国大雅家园”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是四川省第一个以文化为主线为内核实现全域覆盖的总体战略规划,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评审专家组组长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参加过各种规划的评审,“规划以政和、业兴、文昌、景美、民乐为总体目标,以打造中国大雅家园为统揽,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个小县竟然有这么大的气魄,主动作为,将文化作为生产力来认识的高度。”
大雅文化铸造丹棱精神
2013年3月19日,四川省农工委、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68个丘陵区县主要经济指标监测显示,2012年,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等6项指标全面升位的区县仅有两个,而丹棱占据一席。丹棱县统计局副局长余利萍对“全面升位”的解读是“丹棱这盘棋下活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均衡,更可持续。”
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中,丹棱处于县域底部。“小个子也要使大劲,夯实底部基础,给力眉山次级突破。”丹棱决策层认为,面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统筹发展、城乡融合”任务的丹棱必须打活大雅文化这张牌。
丹棱对于大雅文化内涵的挖掘真可谓是全方位的。在他们看来,大雅文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固化的,大到政府执政为民,全面提高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小到美食中对食材的处理,建筑上实用和美观的结合等方方面面都包含有大雅文化。
在提炼大雅文化核心理念的时候,丹棱县委在“有容乃大、和美为雅”后面又加上了“刚毅自强、奋勇争先”。其用意正如县委书记钟维钦所言“就是为了提醒各级干部时刻都要有像《国歌》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样一种状态和意识,增强紧迫感、增强危机感、增强责任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旺盛的斗志、保持镇定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