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法国欧洲时报网2月28日文章,原题:公祭南京苦难,让世界正视亚洲的奥斯维辛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27日经其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抗日战争,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死难。作为二战反法西斯亚洲战场上的主力,中国受难深重,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表达了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但在因日本当局右倾化政策而使中日关系日见紧张的当下,此举也令人注意鲜明的警示意味。据朝日新闻报道,就有日本外务省官认为此举是“对日本全体的敌视”,并称中日关系将因此进一步恶化。
这无疑是颠倒黑白、倒转因果。《华尔街日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东北亚政治格局由历史记忆形成,每逢一位日本政要出面否认日本的战争暴行,中国对日本的种种记忆会被再度唤起。就在本月初,又有日本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发表过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首相安倍则继续尝试通过修宪来打破战后体系,公然否认历史罪行。促成中国立法确定纪念日的现实原因,和让中日关系一步步紧张的最关键因素,正是日方就二战罪行的态度根本无法让世人接受。
国际上不少国家,尤其欧洲,早设有二战受难者缅怀日。最著名的当属每年1月27日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这一天,当年的加害国德国,会与数十个国家一道,郑重举行规模庞大的悼念活动,反复道歉,反复省罪,牢记历史中这最黑暗的一页。德国在奥斯维辛大屠杀纪念日中的一贯表现,让世人相信它未止步于忏悔,更愿永远警惕悲剧重演。这为德国重新赢得了它在欧洲与世界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