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西藏》前二十几部片子主题集中在教育、环保、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文化保护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创作团队在每一个选题、每一个内容上都请涉藏专家进行指导,部分主题还请专家亲自撰稿;在形成拍摄大纲后,为让拍摄工作有的放矢,又专门请有关方面专家参与策划讨论,以确保主题鲜明、视角独到、素材充分;在拍摄过程中也是不断找西藏当地有关人士出谋划策,后期还邀请专家学者集思广益,确保画面具有典型性、内容具有经典性、效果具有感染性。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影视制作专业精神和克服泥石流等艰苦条件下不辞辛苦的敬业精神,才保证了该片的专业品质。
“在这部系列电视纪录片中,每个主题、每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有代表性就具有说服力,有说服力就有传播力,有传播力才有影响力。比如介绍西藏的教育和藏语言保护这两个主题,摄制组找到了西藏大学的新老校长、藏族学生和藏语书法家嘎玛赤列,由他们讲述关于发展的、变迁的物质外相和关于当事人、见证人的心路历程,无疑具有较强的公信力,这是讲中国故事包括西藏故事的重要艺术原则。”王丕君说。
以《讲述西藏-走进帕拉庄园》为例。虽然帕拉庄园是封建农奴制的“活化石”,但影片以“班久伦布(藏语里‘奴隶‘的意思)村”、农奴出身的米玛顿珠、年青人达罗为线索发展。那些年老的农奴年纪大都已经八九十岁了,拍摄纪录已经存在很多困难,但他们的口述实录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如果不抓紧抢救,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经过摄制组和当地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所采访的农奴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既讲述了帕拉庄园这个有代表性的封建贵族庄园历史变迁的悲欢离合,又控诉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残酷。
西藏的故事可以讲一千零一夜
在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礼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表示,改革开放为中国纪录片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加之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要让纪录片回归其本质:人文关怀。
中央档案馆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之所以收藏《讲述西藏》,就是因为该片贯彻了这种理念。颁奖辞指出,该系列影像“遵循了大主题小故事的创作理念,兼具历史感和时代感,既是浓缩的故事,又是今天西藏的真实面貌”。专家们认为该片年代跨度大、内容详实鲜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表层是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而深层是展现西藏和平解放前至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王丕君还表示,100集在涉藏影视片中是前所未有的,“但西藏的故事可以讲一千零一夜。只要西藏在不断地发展,就需要把西藏的变化发展及时地告知世界;只要达赖集团反复地妖魔化西藏,就需要反复地通过形象生动的影视信息予以澄清。让‘真实的西藏’信息传递给关心、关注西藏的人,让妖魔化和‘虚拟化的西藏’印象彻底泯灭。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对此,他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