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两会微谈: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

2014-03-01 15:35:35      来源: 新华网

【交锋二:课,停还是不停?】

【锐数读】北大附中初中部25日停课一天,北京市海淀区教委要求学校恢复上课。不过据北大附中官网通知,26日北大附中初中部仍将沿用网上学习和答疑模式继续停课。从统计数据来看,多达9.98%的网民选择“躲在家里”作为雾霾防护措施,前两位的是53.84%的人选“口罩”,18.57%的人选净化器。那么雾霾天,学生该继续上课还是“躲在家里”,各位怎么看?

【锐微谈】

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家长朱凯文:支持停课。孩子免疫力、抵抗力普遍偏弱,雾霾时学校室外和教室空气肯定都不好。

朱海燕:孩子在家里就能躲过雾霾?我想听听医学专家意见,目前我孩子没有更好办法,只有戴口罩。

廖新波:证据表明暴露在室外接触大气污染会增加肺癌、膀胱癌的患病风险。那么严重的雾霾天,孩子还在操场上跳绳、打球,这不科学,也不人性。

网民@薛晓路:停课不仅对孩子身体有好处,家长也可不用送孩子上学而减少开车出行。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极端雾霾天气应该停课。但不是停课就了事,需有政府牵头,教委、环保、工商、交通等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相互通气协调。

刘红宇:北京市关于雾霾空气质量污染有一个地方性规定,出现红色预警之后才能够停学不上学,但这个规定制定后做到了吗?

主持人: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华东某省市教委负责人,他表示停课应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区别对待。比如考虑家长接送、学生家庭照看等因素,现在许多在校孩子都是双职工家庭,孩子停课就会无人照看,一些家长甚至主动给学校打电话,希望不停课。

【交锋三:雾霾官司,该不该打?】

【锐数读】雾霾之下,空气质量指数一爆表,网民的吐槽也跟着爆表;谈论雾霾的网民大多来自北京、天津、陕西、河北,且44.17%的网民持负面情绪态度。这不,石家庄一市民一怒之下,将石家庄环保局告上了法庭,虽然立法表示公民生命健康权受到保护,但司法实践中鲜有成功先例,特别是行政诉讼。雾霾之下,是否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

【锐评论】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杨小军:应该打不起来,主体资格有问题,按现行法律,只有特定主体的点对点权利侵害行为造成特定损害才能告,就雾霾诉环保部门太宽泛了。

网民@法言法语:说到主体,我知道被污染的自然环境不具有独享性,公民个人不可以据此要求民事赔偿,但这不就是“人人受害,法不维众”的尴尬吗?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张吕好:由于可能出现“诉讼爆炸”,在环保行政诉讼中法院采取狭义利害关系来界定主体,但民事诉讼已“开口子”,可由特定公益组织代表受害人提起公益诉讼。

刘红宇:民诉法增加公益诉讼条款是进步,期待进一步放开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扩大范围,将更多有专业技能的社会组织纳入公益诉讼主体中,让更多专业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到环境保护战斗中来。

杨小军:环保立法是近年讨论的热点,今年两会也可能涉及,届时也许会有“人大代表在屋里议环保法,屋外雾霾漫天”的场面。随着我国立法进程不断推进,我相信法律上一定会有所突破,诉讼不是目的,推动问题的解决才有意义。

主持人:各位说得非常好,其实面对雾霾,我们还想说的是,除了想公益诉讼、除了上网吐槽,我们每个人自己是否应该思考:我们自己总得做点什么。能不能约束自己少开一天车?能不能处处想到少一点碳排放?为了我们的呼吸,让渡一点个人的利益。拯救呼吸,从我做起!

今天的精彩讨论仍在继续,更多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收听“新华通·两会微谈”讨论原声。(微信圈访谈主持人:肖春飞、罗争光、李建平、白靖利、周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6.79K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两会 权利 特定损害 信时代 高温补贴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