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局势近日急转直下。据报道,美国白宫和国会巨头22日晚上再一次谈判破裂,一直表现冷静的总统奥巴马难掩怒火,首次承认有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目前来看,即便达成协议,8月2日之前也将无法完成两院投票和文本合议等立法程序,且美国已“彩排”债务违约后的救急措施。这让人们不禁担心这将给刚刚出现复苏迹象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危机。美国如此“绑架”世界经济,也引发全球市场巨大担忧,避险情绪不断升温。
美国两党争执不下的局面,还可能对美国主权评级造成危害。此前,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及惠誉均将美国AAA的政府债券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中,并已多次暗示评级有可能会被下调。
“美债上限”或难通过
距离8月2日债务大限已没有几天,美国两党谈判还是一张“空头支票”。
“时间正在流逝,问题显然需要即刻获得解决。”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发表讲话,敦促美国尽快打破债务政治僵局,上调法定债务上限,否则将对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如今就连美联储和美国企业都做好了应急方案,海外投资者能不恐慌吗?
7月23日,双方再度会面,但谈判再度宣告破裂。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奥巴马总统重申反对短期提高债务上限,同时敦促国会结束危险的政治游戏,以免美国政府出现违约。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所列出的条件分歧巨大,双方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都表示不会通过对方的方案,目前仍未有任何进展。
专家分析,债务违约对于现代国家的政府而言非同小可。债务违约的直接后果是违约国的债务被重新安排(即重组),债权人可提出各种补偿要求;间接恶果则是重创国家信誉,其未来的债券将很难卖出,或须支付高额利息。不过,美国此次决意提高债务上限并不是什么新鲜招数,只是历史的重演。
“美国国债不可能无节制地增长下去,到时将发生一场无法收拾的债务危机。”经济专栏作家叶檀说。
违约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债务一旦形成违约,后果非常严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其威胁程度远大于雷曼兄弟破产所造成的影响。
专家估计,一旦美国违约,市场上就会出现抛售美元的风潮,投资者会把资金从美国大规模撤出,美元将大幅度下跌,全球金融可能陷入混乱,由此引发新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恐怕也在所难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景乃权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由此造成的危害,从短期看是经济大动荡,由债务金融危机衍化为经济进一步衰退以致危机;由于美国是世界经济火车头,必然使全球经济进入动荡萧条阶段。
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影响这场危机走势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谈判,只是又一场政治作秀,而隐身其后的却是美国已经“绑架”了全世界经济的现实。
其实,用美国人的话说,两党这是在玩“谁更胆大”的游戏。他们不管是否“绑架了世界经济”,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美国政党博弈压根没打算对世界经济负责。因为不管谈判结果如何,无非就是违约与不违约这两种结局,对海外投资者而言,两个结果都会吃亏。
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违约,按照美国财长盖特纳的说法,违约“不堪设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则警告,违约将是“金融灾难”。其中原因,就是国债常被用于充当担保物,违约势必引发“系统性风险”,使整个金融市场陷入全面混乱。但即使不违约而是降级,国债担保的风险加大,金融市场也将面临震荡。
美国是输家,但为其垫背的,还有不少亚洲国家。专家认为,打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最直接的,美债违约或降级,意味着美债风险加大,投资者有血本无归的可能;第二,美元可能贬值,会对这些国家的外向型经济构成威胁;第三,最糟糕的情况是,金融恐慌席卷全球,世界整体经济受创,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的金融海啸将重演。
违约中国损失将最惨重
美国违约,中国损失将最惨重。同时,如果美国国债价格暴跌且美元也随之大跌的话,亚洲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价值可能暴跌,亚洲金融市场将陷入崩盘危机。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表示,由于现行全球金融市场定价体系是以美国国债为基准的,如果美国最终发生债务违约,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可能发生崩盘。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美国国债能够避免技术性违约,中国手里的美国国债也可能出现大幅缩水。如果美国国债利率显著上升,中期内无论是美国国内通胀还是美元贬值,都可能导致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大幅缩水。
对此,中国相关部门应尽早做出应变准备。景乃权说,对于世界上持有美国国债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来讲,中国的一举一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要表明我们对此严重关切的态度;其次,要深知我们的态度和措施是“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我们要:第一,把控当前有利时机,掌握国际话语权。第二,加速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第三,外汇储备用途多元化。第四,积极扩大高科技产品进口范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梅新育则提醒,要与美国财政部持续接触,对其施加压力;中国应做好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崩盘的准备;应减少增加购入其它资产,丰富储备资产构成品种。
事实上,整个世界经济都在屏息观望。“谁持有的(美元)越多,谁受的损失就越大,这非常明确。”叶檀说。(记者 梁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