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English | Français
中国文化    |    英语点津    |    新漫网    |    
 
查询: 搜索     高级查询
福州 > 闽都文化

中秋节

2010-05-06 14:23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末年,蒙古贵族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不准民间使用铁制的武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统治者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高邮张士诚暗中串联,在月饼里夹一起义的小字条,到中秋之夜,家家掰开月饼,看见传单,纷纷夺取菜刀,举行反抗元朝统治者的起义。从此,人们每到中秋节,就要吃月饼,以纪念这一人民群众的斗争节日。

中秋节俗,福州人家备供品,烧纸衣,以祭祖先。夜设家宴,举家欢聚,饮酒赏月。这个节日,民间还有尊老爱幼的习俗,晚辈馈赠大月饼(即礼饼)给长辈,长辈则馈赠小月饼给晚辈,在节日互表良好祝愿。中秋节俗,按《福建通志·风俗志》记载,闽都各地略有不同。福州城内“中秋士女登乌石山进香,夜燃神光塔灯,是夜妇女连臂出游,谓走百病”;永泰县“中秋望月,绅士祝魁星”;闽清县“中秋造月饼,设酒赏月,食栗与芋,童子备 米时 粿,用瓦片砌塔相拜祝”;《长乐县志》述“中秋从略,各家不过具饮而已。”

中秋“摆塔”,是节日的一大乐趣。农家儿拾瓦片,砌瓦塔,至夜以柴点燃,火光四照,盘诗赏月,互相娱乐。城内人们购泥塑或陶瓷铸就的人物形象,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人物,并有烛台、花瓶、香炉等陈列展出,供人观赏。富贵人家有的在厅堂搭架“摆塔”,少则三层桌,多则十层桌,最高层摆以泥塔或铁塔,低层陈列一双秧盆,青葱吐绿,以示丰收。中间各层则排列历代名人和戏曲人物,整个庭院灯烛辉煌,增添佳节气氛。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谓重阳节,因九为阳数,日月并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俗,按《续齐谐记》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猪、犬、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女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茱萸,草名,一叫越椒,味苦,性辛温,有散寒、温中、止痛和祛恶的药效。《八闽通志》载:“重阳,郡人率以是日登高,饮菊酒以延年,插茱萸以避恶。”《福州地方志》述:“九日登高,以大庙山与乌石山、于山为最多,儿童放纸鸢(风筝),士大夫则仿古遗事,相约游山饮菊酒。”福州的重阳节俗,系从中原传来的。唐末十八姓随王潮入闽,开发闽海,使荒莽的东南海滨人口大量增加,文明风尚随之传入闽都,丰富闽山越地的文化生活,同时衍生了地方节俗。

放风筝,据说也是来自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一次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路迷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无山丘可登的地方,便有重阳吃糕的风俗。糕和高谐音,以吃糕代替登高消灾。福州的九重粿,便是九月九吃糕留下的旧迹。古时是用茱萸叶磨米染的色,中夹七层糖色,表面一层黄色,底层为米浆的本色。农民多自磨自蒸,馈赠亲友;城内多购自 米时 店。

重阳还有祭扫祖坟的活动。《长乐县志》记载“重阳必祭墓,谓之秋祭”。这与清明扫墓合称春秋二祭。他们以登高与扫墓,抒发思亲的情怀。

50年代以后,登高消灾之说早已无人相信。人们把登山、放风筝列入秋季文体活动内容。1990年,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将每年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是日,有关单位组织老年人进行游戏娱乐、体育竞赛等活动,让老年人尽情玩乐,身心愉快。

来源:福州地方志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