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闽都文化
|
三坊七巷 2010-05-07 09:36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轴线南街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北邻杨桥路。其中: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575.25亩)。三坊七巷自从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林旭、林纾、沈葆桢等,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 目前,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尤以文儒、光禄两坊和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五巷保存较为完整,涵盖有登记在册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宫巷沈葆桢故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吉庇巷谢家祠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挂牌保护单位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和“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由许多类似的传统居住建筑,按一定空间秩序组合而成的“有机体”。这种“肌理”特征形成了这个传统街区的基本空间格局。“三坊七巷”保留了较为完整街区格局、保存有众多古建筑,这在中国大中城市中是仅有的,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从现状中仍可清晰地看出“三坊七巷”的基本格局,以东西走向的“三坊”、“七巷”等巷道与南后街等南北走向的巷道,共同构成了“井字形”街区的支脉体系,每个居住建筑单元的主入口一般都在东西走向的坊巷上。这些特征体现了“三坊七巷”格局源于中国传统的“里坊”制度。 “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不仅建筑内部空间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而且它的巷道空间同样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经实地测量,坊巷的最宽处约为7米,最窄处约为1.2米,巷道两侧墙体最高处约为9米,最矮处约为3米,这种小尺度巷道空间为街坊邻里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与现代城市道路空间相比能给人一种古朴感和安全感。 福州地处亚热带,四周环山,为盆地构造。夏季潮湿、炎热,冬季阴冷。独特的气候条件促使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遮阳、通风、隔热、保温的居住空间。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天井在尺度上一般都比较狭小,高宽比多为1 : 3 – 1 : 1,这种尺度对层高较高、檐口较深的单层木构居住建筑来说,有利于采光和采阳。同时,多进院落的纵深布局,通过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等,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湿、纳凉功能。在冬季,将各进的层层户门闭合,就可以挡住室外寒流的侵入,围合在厚实墙体内的小尺度天井空间又可减少室温的流失,从而使居住环境冬暖夏凉。单体建筑在空间形式上有二三进、四五进不等,几乎都呈南北(或北南)走向的平面布局。每个居住建筑单元相邻接的墙体都有一道鞍式山墙或隔院围墙,在总体空间构成了一道道南北走向、形态相近、协调优美、连续律动的波浪式山墙。它们与青灰色的小青瓦屋顶、白粉墙、青石板铺就的曲折变化的巷道共同构成“三坊七巷”传统街区的空间特征。这是一种有机的、生态的结构,是“三坊七巷”独有的、美妙的空间形态,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