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English | Français
中国文化    |    英语点津    |    新漫网    |    
 
查询: 搜索     高级查询
福州 > 福州要闻

探秘朱紫坊岁月 张钰哲:芙蓉弄走出的“明星”

2011-08-10 09:41

探秘朱紫坊岁月 张钰哲:芙蓉弄走出的“明星”

走进朱紫坊,穿过花园弄,一座低矮破旧的老宅院就“藏”在昏暗弄堂的尽头,这就是位于芙蓉弄7号的张钰哲故居。

这个为我国天文事业作出诸多贡献的著名天文学家、新中国首任天文台台长的出生地,曾经多年不为人所知,现在亟待修缮保护。

星空中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Chang”(张),为的就是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在我国天文学历史上,张钰哲也是一颗耀眼的星。

据资料记载,张钰哲1902年出生在福州一个职员家庭。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寒。191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留美预备班。1923年,张钰哲赴美国求学,1929年夏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博士学位。

张钰哲在国际天文界享有盛名,贡献卓著: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中华”——第1125号小行星是他发现并命名的;1941年,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的;他第一次提出通过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到1986年去世为止。197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宣布将1976年10月23日由美国哈佛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Chang”(张)。中国天文学的最高奖——张钰哲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样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故居却十分简朴,多年来一直“低调”地隐藏在那条最窄处宽不足一米的芙蓉弄里。据说,前几年一名来福州参加科研活动的天文学家想看看张钰哲的故居,结果问了许多同行,竟没有一个人知道张钰哲的故居在哪里。最后,这名天文学家只好失望而归。

张钰哲故居的墙是土夯的,坐西朝东,为单进五间排的木构房屋。朝街有两道门,门内为纵向天井,二重门内有一横向天井。天井后是一厅四房的五间排。北厢房前有一个约67平方米的小披榭(建在高土台、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张钰哲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老宅中生活了17年。据相关资料,上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私房房改”时,张钰哲故居被国家征用,只留有五间私用,其他的变为公房。1986年,协和医院盖宿舍楼,又有一半被征用。与上次“私房房改”征用不同的是,这一次被征用的一半故居被拆掉了。如今故居私房部分的主人是张钰哲亲属的后人。1992年11月,鼓楼区政府在故居门口立碑,注明其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鼓楼区文管部门已经对张钰哲故居进行了全面考察及保存现状评估,认为故居始建于明代,总体保存状况一般,部分梁架坍塌或损坏。但是,从门窗等木构件的雕刻中仍能看出当时精湛的木雕工艺,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总体看来,张钰哲故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亟待修缮保护。

来源:福州新闻网 编辑:唐智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