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福州要闻
|
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考古展现闽古代城市文明 2012-02-28 16:37
从2011年10月14日起,由福建博物院、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与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开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三个多月的科学发掘与清理,考古发掘面积已近1300平方米。 为进一步明确和论证遗址的学术价值,推动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12年2月13日下午,福建省文物局在福州组织了由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清华建筑设计院、福建博物院等单位专家参加的“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专家论证会”。专家们对考古发掘现场进行考察,并认真听取了文儒坊西段遗址考古发掘单位所做的工作汇报,对遗址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遗址反映的内涵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文儒坊西段遗址的考古发掘工地,是在福建省市文物部门及三坊七巷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对发掘区内的地下文化层逐层揭露,经过细致的地层划分,以及出土器物的排比分析,确认了遗址中自唐以来的多种遗迹,尤其是晚唐五代罗城夯土包砖城墙、宋代多层叠压打破的建筑基址等,对福州早期城市变迁与坊巷格局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城市文明的真实写照。 通过考古发掘,揭露出大量具有重大价值及典型意义的古代福州城市遗迹。据初步统计,考古队目前已经清理出唐五代夯土城墙74米、木质挡墙1处,宋代房基4处,台基1处,以及主要属于明清时期的水井44处、灰坑42处、台基1处等,并出土了大量唐代以来的陶瓷片、建筑砖瓦等遗物。其中始建于晚唐五代的城墙主体大致为东西向,由夯土墙体、两侧石砌墙基及外包城墙砖等组成。城墙做工极其考究,不仅外表用城砖包砌,地下部分的夯土基础更深达四米以上,与晚唐威武军节度推官黄滔在《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中所记之“(大城,即罗城)基凿于地十有五尺,杵土胎石而上……外甃以砖,凡一千五百万片”的记载基本吻合。据清代林枫所著《榕城考古略》,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诏悉堕其城,由是诸城皆废……熙宁三年,既增筑子城西南,罗城西门缺,不复作。政和五年,利涉门灾,罗城南门复废不治,二方雉堞淹没断绝,遂与子城通矣。”此次的考古发现显示,遗址区南侧宋代房基砌筑于晚唐五代城墙之上方,与北面由唐至宋、逐层垒砌的多期建筑相隔中间东西向的道路而大致对应,形成从早至晚、有序叠压的多期坊巷道路与城内建筑格局。这些由道路、水沟、台基、坊墙、隔墙、建筑地面及陶水管等各类遗迹组成的宋代坊巷格局,为研究福州三坊七巷的形成与格局演变、临街设市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资料。 同时,文儒坊西段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遗物,主要有唐五代钱纹砖、瓦当、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延续到宋代的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盘、碗、碟、瓶、豆、执壶、瓷枕、器盖等生活用具和商品,生产玻璃器的遗迹等;其中,四面分别阳印陈、郑等十几个捐舍人姓氏的钱纹城墙砖,以及镌有“威武军”、“东山窑”等字样的城墙砖,是当时福州官民共同建城及当时社会生活形态的生动写照,既是对福建古代城市文明的直接注释,也将成为福州历代城市发展与文化遗存的完美展示。 鉴于文儒坊西段考古遗址所具有的重要科研潜力与独特社会价值,福建省市文物部门及三坊七巷管委会在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已初步拟定了考古遗址开展原址保护的规划。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