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快讯|意甲英超西甲|中超女足|NBACBA|网球|高尔夫|排球乒羽赛车田径水上台球棋牌|体彩|爱运动|酷图|明星|专题
中国在线>体育频道>聚焦
丁俊晖一人拉动斯诺克产业 PK刘翔更胜一筹
2010-05-25 14:31:1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丁俊晖一人拉动斯诺克产业 PK刘翔更胜一筹

刘翔、丁俊晖资料图片

丁俊晖在非奥项目的全国体育大会上成了超级明星,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的上海站上吸引无数眼球。作为中国体育非奥和奥运项目的两面“旗帜”,两人互有自己的“地盘”,但常被“跨界”相提并论。

刘翔是“举国体制”下的成功人士,为中国男选手在竞技体育的基础大项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丁俊晖作为“举家体制”的产物,则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令一个不受关注、濒临没落的项目看到了广阔的“钱”景。“丁俊晖现象”比“刘翔现象”更有推广价值。

一个人拉动一个产业

丁俊晖在四体会上的提前出局,让台球这个最火的项目迅速降温。但这个以往在举国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下长期难以进入公众视线的非奥项目,在“神童”丁俊晖和“九球天后”潘晓婷的市场号召力下,民众关注度和职业化水平已有了一个火箭式的飞速上升。

当丁俊晖的比赛频频在央视五套创下收视率新高,当斯诺克这个纯正英式运动的六大排名赛中的两项移到中国,当职业斯诺克赛场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当像野草一样蔓延在中国各个小镇街头的台球案走进大都市装修豪华的球房,一个产业化的链条逐渐成形……

一个明星带动一个产业,这并非虚言。

“丁俊晖效应”令六岁的中国公开赛和三岁的上海大师赛一票难求。梁文博等更多年轻人投身职业斯诺克后,中国自己的斯诺克巡回赛也顺利开展了三年。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仅上海的台球房就已经从前年的500家,雨后春笋般增加到去年的1400家。球房和赛事的增加还为广东一带台球器材生产厂家带来了商机,目前世界台球和斯诺克联合会的所有赛事,用的都是中国“星牌”球台。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晓宁说:“现在能说这个项目产业化了呢我还真没法判断,但市场化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国字号”与“个体户”

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和中国竞技体育共辉煌,代表着以金牌为导向的举国体制的巨大成功,丁俊晖的异军突起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模式。斯诺克的产业化趋势让行政管理部门之外的社会力量进入职业体育,意味着这个项目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探索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先行一步。

刘翔是正宗“国字号”。在雅典奥运会上,当他成为中国第一个男子田径奥运冠军,许多人高呼,中国男人从此站起来了。他作为一个偶像的感召力,尽管能被赞助商物化为N位数的代言费,但中国田径目前还没有因此出现一批“小刘翔”;尽管上海已有了钻石联赛,但整个项目市场化的春天还远。

丁俊晖是一个游离在中国体育主流发展模式之外的“个体户”,却能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国际影星章子怡比肩,共同当选2006年世界杰出华人,简直是一个奇迹。但斯诺克的兴起并不意外。运营中国公开赛的北京时博国际公司总经理夏海峰说,他们看好这个市场的理由是,“有群众基础,有中国明星,投入相对较低”。够“草根”,球市才有火爆的可能;够明星,市场营销就有了亮点;投入不高,更容易吸引赞助。

仿效斯诺克的成功经验,去年上海和沈阳成功举办了两个奖金接近同类赛事两倍的九球大赛,用十几万美元的重金云集了所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美女选手,“谋杀”了摄影记者的不少快门。张晓宁说:“打的就是‘美女牌’。尤其潘晓婷和新科世界冠军刘莎莎两名本土选手,我们以后要重点推出。”

丁、刘模式不是非此即彼

尽管体育产业是个“时髦”词汇,张晓宁认为项目发展还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他们发展的思路是:积极依靠举国体制优势,同时借助社会力量。“我们也在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觉得应该是举国体制和职业化的并行,”他说。

张晓宁认为,这两年台球的发展加速,正是因为引入了“国家力量”。“以前潘晓婷、丁俊晖是个体发展,现在我们以国家队的形式给予其他年轻选手很多支持,让没有美元、英镑的孩子也有机会去国外比赛,”他说,“我们一年有2、3百万的投入,而且力度近年内还会加大。”小球管理中心的另一个做法是陆续引进国际赛事,除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外,目前江苏精英赛也越办越红火。

之前曾主管网球项目的张晓宁认为,李娜、郑洁等如今在国际职业网坛绚烂盛开的“金花”们,都曾是举国体制的受益者,现在允许她们进行个人职业化的发展,是顺应形势,但国家对她们的培养不能抹杀。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是否所有项目现阶段都有进行市场开发的潜力,有多少潜力,还需具体分析。

来源:新华网(记者 李丽 李铮 程士华)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