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少赛首战叙利亚队,男足国少补时阶段错失好局,被对手逼成1:1;U17女足世界杯次轮,女足国少补时阶段被德国队逼成1:1;恒大亚冠八强战两回合都在最后时刻痛失好局,无缘四强;再加上之前国足的多场“黑色X分钟”……从国字号到俱乐部,中国足球有过太多遭遇“逆转”的经历。为何如此?如何改变?
逆转是伪命题
实力说
技不如人是最普遍的说法。
国青助教黎兵说,中国足球各级球队,包括国家队和广州恒大等俱乐部队,在奥运会、世界杯、亚冠联赛等各级国际大赛中,屡屡出现被逆转的场面。从竞技体育角度来看,主要还是我们不具备和人家对抗的整体实力,你没有能力,如何能跟对手对抗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汕认为:比赛中你没有能力把优势延续下去的原因很多,心理、体能、技术、战术、后防集体防守的能力不足、前锋给对手造成的压力不够……不是一个因素就能造成的,而是一个整体实力的反映。
根基说
黎兵说,现阶段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此,更主要的是中国几乎没多少人踢球了,足球人口相比日本少得可怜。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到球场上去踢球,但全国又有多少块足球场能提供给孩子们踢球呢?中国足球现在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打基础。谁都想摘果实,但现状是树都秃了。让更多的孩子到球场上踢球,光靠十几个俱乐部或体育部门根本做不到。教育部门不参与、体教结合的路子不解决,全都是空话。即便是现在有一些学校在抓足球普及,但又有多少高水平的教练在抓青少年足球呢?基础不发展,教育不拉动,中国足球没戏。
金汕说:“现在的一些措施,如全运会为足球这样的项目多设几块金牌,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设了几块金牌,想靠这些措施来提高水平,我看会有一点用,但用处有限。因为,这种弄一批年轻球员在一块集训,然后集中打个十几场比赛的做法完全不符合足球培养的规律。”
他表示,最基础的还是足球人口问题,如果有几千万人踢足球,好苗子肯定就出来了,否则谈其他也是枉然。
体能说
中国足协国管部主任曹景伟表示,体能不足是屡遭逆转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女足国少与德国队的比赛为例,前70分钟对手形成的有效进攻机会不多,但为什么70分钟以后就能够围着我们打?第二,我们往往最后几分钟丢球,教练员的分析往往是运动员精力不集中,但为什么到这个阶段就不能集中?我觉得最核心的是由于体能的下降造成不能坚持前面的正常比赛节奏了。你的比赛节奏下降,而对手维持,这样对手就能形成速度上的优势,令我们非常被动,造成运动员看起来精力不集中,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体能使其身体和判断协调一致。我们在平时训练中拿了大把时间磨合技战术,但在这一过程中又没有足够的强度能使体能储备和你想提高的技战术相匹配。第三,正因为国内普遍对体能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国内比赛节奏很慢,但国际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显然我们不能满足国际比赛的需要。
曹景伟特意强调,他所说的提高体能并非是要用非足球手段简单机械地提高,而是通过足球专项手段符合足球规律地提高。
国足主帅卡马乔曾说,为什么中国国字号水平提高慢?很大原因是中超比赛节奏太慢。曹景伟表示:“中超俱乐部打亚冠打不好,就是攻防转换节奏跟不上对手,这也是卡马乔让国家队多打比赛的原因,就是要适应快节奏。所以说提高中国足球,首先要把联赛水平提上去,而水平提高的核心就是比赛节奏加快、对抗更加激烈、训练更加实战化。”他同时认为,目前改变的难度很大,因为很多俱乐部教练认为比赛赢球就行,但仅仅赢球并不完全符合先进的足球理念,最后导致国字号水平很难提高。
中国足协副主席韦迪认为,体能是一个方面,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理念。
训练说
“我现在辅助荷兰教练瑞克林克带国家青年队。我印象很深的是,这名荷兰教练刚接队时激动得不行。他看到这些国家青年队员的训练后,认为他们与荷兰同年龄段的球员水平不相上下,甚至不少中国球员的水平还高于荷兰同年龄段球员,认为其中不少简直是天才。但当他真正带队打比赛后,才发现我们球员的技术都是训练状态下的技术,都是静止状态下的技术,一到实战,一到激烈对抗中,这种技术几乎发挥不出来。”黎兵说。
“其实这也不能怪孩子们,因为他们都是抽上来的尖子,大多数时间都在训练,一年真正的比赛也就十多场,好一点的能打到二十来场。而这些比赛还大多数是赛会制的集中比赛,一两天一场,很快就打完了,打到后面,比赛质量根本谈不上。而欧洲、日本的不少球队很少采用这种长期集训的方式,而是进行适当的训练,每周安排一场比赛,这样一年能打四五十场比赛。他们的技术是比赛中的技术,所以比我们更擅长比赛,阅读比赛的能力更强。从青少年开始,我们的球员与他们的差距就开始拉大,到了成年阶段,几乎就不是对手了。所以逆转几乎是个伪命题。”
国足主帅卡马乔曾点出中国足球的十四大问题,其中包括走着踢球、缺乏技战术意识,这与黎兵所说的“静止状态下的技术”不谋而合。
中国足球国际化 外国教练防同化
中国足球国际化提了不是一年两年,中国足球请外教也已不是新鲜事,但距离国际化的目标尚远,通过外教改造中国足球也似乎没有显著效果。
外教到中国后往往发现两个问题:没必要按国外那一套要求自己执教的俱乐部,因为用不着要求那么高,只需赢球即可;即便想那样要求也执行不下去。这就出现了外教被中国足球同化的问题。中国足协国管部主任曹景伟认为,从长远来说这对中国足球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一定要让外教用国际化的理念和要求来改造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要与世界接轨就必须国际化。
但要实现上述目标谈何容易,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汕就认为中国足球俱乐部是急功近利的,不可能给外教充分改造俱乐部的时间,“甭说一个赛季,五轮不好就下课,怎会允许你用一两年的时间改造?所以很多外教来了说你得给我几年时间,但谁等得了你几年?”
原中国男足主帅、现贵州人和主帅高洪波认为,一支球队从主教练的选定到队伍逐渐成形并形成战斗力,基本需要两三年,追求立竿见影不现实。他说,自己从一名曾经优秀的球员转型为一名教练并不复杂,但从1999年首次执教广州松日开始历经十余年,他才对带一支球队比较有底。因为一支球队要捏合成型,涉及到队伍的骨干组成、主要打法的磨合、实战的检验等许多方面,谁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足球并非一两天就从亚洲前列滑落到现阶段的全面落伍。足球是个系统工程,优秀球员、好的球队、后备人才、教练人才、市场开发等的培养都需要有耐心,更需要整体的系统性发展。
曹景伟认为,从训练手段和方法上,中国足球已经与国际接轨,但在训练质量和内在要求上差距很大。“比如说同样是90分钟的训练,我可以强度非常高,达到或超过比赛强度。但如果教练水平低,虽然训练内容和方法一样,但要求完成的强度和比赛差距很大。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我们在训练时间、手段上几乎一样,但人家的强度比我们高,日积月累的结果是你再和对手竞争时会发现我们差得太多了。”
曹景伟还以卡马乔为例进一步阐述,“前段时间和西班牙比赛前最后一堂训练课,卡马乔和博斯克内容一模一样。换句话说,赛前怎么练,大家没有任何不同,就是手里的牌不一样,以及对队员的要求不同(或者要求了但执行不下去)”。
因此,中国足球的国际化绝非请几个外教和外援就了事,而是要从思想上、训练上真正同国际接轨。“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激烈的比赛,事实上观赏性也在提高,也会对整个市场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曹景伟说,“国字号成绩是一个国家足球系统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这其中不仅包括国家队,毕竟国家队集中时间相对较少,国家队训练还是得依托于俱乐部,依托于省市这一级,最后的整合取决于前面的基础。”
曹景伟认为,提高中国足球的核心在于青少年时的训练就突出从实战出发,不要仅为适应国内比赛需要,而要适应国际比赛需要,在目标上定得更高。第一,攻防转换速度要通过平时训练让运动员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实践当中没有方法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形成这种节奏的话,那么比赛当中永远不可能快。第二,从青少年开始必须树立拼抢意识。有时候我们训练很好看,但对抗程度不够,对手没有给你足够压力,所以承受不了国际比赛时的高压力和对抗。第三,从青少年开始培养运动员好的习惯。比如丢球之后快速反抢要根植在运动员血液里,因为足球就是一个瞬间攻防转换的游戏,一旦你进攻丢球必须想办法限制对方打出反击,这样才能为队友退守形成阵营创造条件,但我们却有许多与此相反的坏习惯。
但他同时表示,目前中国足球界思想并不统一,所以他期待有一天能统一思想,按强度围绕实战的需求组织训练,使国内比赛能有和国际比赛一样的对抗节奏,而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竞赛平台。
除此之外,中国足球在聘请外教方面也不够实际,今年中超包括广州恒大在内,聘请了不少高水平外教,但成绩好的并不多,有的水土不服,有的则水平过高,就如同博士生导师教了小学生,让这个小学生一下子同博士生接轨,恐怕也有些难为中国足球。
“最主要还是要像当年国家队聘请霍顿当主教练一样,虽然他名气不够大,但他特别适合当时我们那支国家队,主要是他能够将技战术打法教给我们,让我们消化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国青助教黎兵说,“像里皮,他在意大利带的都是世界上几乎最好的职业球员,他只需要制订合适的技战术打法就行了。但在中国不行,我们的球员在实行走训制后,不少人都管不住自己,职业素质还在培养中。所以外教来后,再高的水平也得有一个结合本地实情的过程。另外,球员们从小形成的素养不能够支撑里皮这样太高水平的教练的理论体系。我认为现阶段,聘请里皮这样的教练过于超前了。”
无论邀请什么样的外教,中国足球国际化都是一种趋势。只有从青少年培养上起步,才能进一步改善中国足球大环境,才能更容易搭建良性循环的平台。但是中国足球人要在其中付出的艰辛努力也不言自明,中国足球能做得到吗?
来源:新华网(记者 公兵 汪涌)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