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足联世界俱乐部杯半决赛中,广州恒大队尽管以0:3不敌欧冠冠军拜仁慕尼黑队无缘决赛,仍创造了中国俱乐部征战国际大赛的历史。纵观恒大一年的表现,可谓惊喜连连,从国内联赛实现“三连冠”到亚冠登顶,再到世俱杯力克非洲冠军。
然而与恒大的一枝独秀相比,整个2013年,中国足球的整体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男足在14场正式比赛中仅胜5场,甚至以1:5完败于“泰国二队”;俱乐部层面,除恒大外,中超其他俱乐部在亚洲赛场的战绩依旧乏善可陈。
广州恒大的一家独大,显然并非中国足球的“恒大”之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逐渐壮大,然而与体育强国相比差距依旧明显:不仅规模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而且未能形成赛事、转播、体育产品等“一条龙”的产业链,特别是作为中国体育职业化代表的中超联赛、CBA等赛事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有20年,但长期以来困扰职业足球的体制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多年来政企不分,作为市场主体的俱乐部无法享有联赛“话语权”。而在“国字号”层面,行政的“指挥棒”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最终男足由冲击世界杯的一支劲旅沦落到为亚洲杯正赛名额而苦苦拼争,女足则由世界亚军沦落为女足世界杯和奥运会的“看客”。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我们在惊叹于广州恒大成功的同时,更应当反思多年来中国足球在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真正按照市场规律一点点地去发展和改变,这也许才是中国足球的“恒大”之道。(记者 庞书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