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国日报》美国版5月18日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去年,中国还向世界展示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面对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刺激方案帮助缓解全球经济衰退所寄予的期待,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还应该被视为新兴市场呢?
作为美国弗吉尼亚州新兴市场管理协会主席和首席信息官,安托宁(Antoine Van Agtmael)在1981年世界银行工作期间发明了“新兴市场”这一术语。当时他之所以提出这个新的概念,是因为他感到使用过时的“第三世界”的说法会导致投资者缺乏信心。
“新型市场”的定义比较宽泛,且在韦伯斯特词典中查不到相关的定义。它一般指人均收入低下的国家。此外,另一个主要特征是该国家缺乏强大的中产阶级——而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中产阶级正在逐渐形成。
尽管如此,大多数权威的美国观察家、商业领袖以及学者都一致认可中国仍然属于新兴市场,少数人则基于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实力,认为中国已经超出了新兴市场的范畴。
安托宁本人认为,“根据中国的经济总量以及过去二十余年的飞快发展,中国显然已经进入了新的等级。”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较低的人均收入使得中国仍然不能脱离新兴市场的范畴。
虽然安托宁认为中国还应属于新兴市场,但他同时也继续捍卫着“新兴市场”的荣誉标签。他表示:“对我而言,‘新兴’指代的是活力、快速发展以及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
安托宁指出,“所有这些指标都适用于中国,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归于新兴市场”,(但是)“一旦中国的人均收入接近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水平,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也发展成熟了——包括充分的市场透明度和公司治理规则,中国就不再属于新兴市场。”
邓普顿(Templeton)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新兴市场基金经理马克默比乌斯(Mark MOBIUS)认为中国要摆脱新兴市场的定位还要经历很长的一段发展时间。与此同时,马克表示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所做的努力将提升广大农村区域人口的收入水平。
马克指出,“在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和创业者的崛起将为投资者带来无限商机。”
沃尔特(Walter Schubert),费城蓝萨大学(La SalleUniversity)的金融学教授,将中国经济看作正在进步中的市场,但是他认为从福利分配的角度看,中国距离成熟的经济体还差的很远。
沃尔特说道,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了不起的跨越,尽管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但是现在还不清楚,中国政府会如何克服诸如与贫困相关的自然资源、医疗、教育等重大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说,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议源于中国经济“性格分裂”的事实。中国诸如北京、上海、香港等一线城市,已经步入最为繁华的世界大都市的行列,而在这些城市之外,还有大片、大片等待发展的疆域。
“如福建、广东等地的经济发展令人振奋”,此话出自迈克尔(Michael Zakkour),他创办中国闪亮之星(China BrightStar),一家以中国为主导义务的咨询公司,并担任公司的总裁。他说道,“但是很多外国人并没有看到还有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正在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奇迹’的成果。”
科德尔(Kent Kedl),这位居住于上海的、《China Ready Company》的作者之一,认为目前中国已经到了褪去“新兴”标识的时候而应建立属于自身的发展范畴。
他说道,“我认为‘新兴’包含了这样的观念,即中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必然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相联系”,“中国正在推行以激活国内产业和实业为基础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实践中这种方案似乎还行之有效。”
据测,中国经济的年度增长率还有望保持在8%左右,科德尔就此指出,“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成型的理论模式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日报美国版撰稿人 Jack Levine 翻译 胡飞飞 编辑 王薇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