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资金就可以把流失海外的人才吸引回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聘任了一名已经取得澳大利亚国籍的华人教授,去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的3篇论文被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重点大学在今天的中国就是一种品牌。”在清华大学上学的陈崎如是说。据说在应聘过程中只要是重点大学的学生甚至不用面试就能够被录取。
品牌价值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大学经营来说也很重要。只要被“211”、“985”工程选中,就更容易从外部获得资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刘宝存断言,在中国,大学越有名就越容易筹到钱。
北师大虽然是中央政府直属的公立大学,但一半资金都是来自外部。自从1996年被选入“211工程”后得到的2.5亿人民币中有3成都是大学自己筹到的。
从教育部的统计也可以看出,这种比率在重点大学中很普遍。不少学校都通过经营教育事业、创办企业赚取了高额利润。刘教授说,尽管政府的支持可谓丰厚,但重点化政策的一个实际结果就是产生了“竞争”。
北京和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和其它地区之间在教育经费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学生增加了但预算并没有跟上,有些省份的人均经费只有10年前的一半。一些批评观点认为,“原本竞争力强的大学在一开始就占据了有利位置,重点化政策使得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即便如此,一些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还是认为,平均分配资金的方式会导致所有大学都不能得到发展。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王蓉所长认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竞争是高等教育重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大学尝试企业化经营
脱离了国家强力统治的中国大学开始积极地运用资金。当然,他们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洗礼。
位于北京市城区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最惹眼的就是一栋16层高的建筑物。这是该校经营的一家四星级酒店,“京师大厦”。
在大学数量激增和争相吸引资金的背景下,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威为了中国的大学维持稳定经营的必要条件。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诞生了大学自己创办企业这种独特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校办企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群就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