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7月29日社论:中国一年需要多少博士?时下屡禁不止的学术造假和对学位趋之若鹜的浮躁心态让这个原本无关痛痒的问题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最近一次对3000多人的调查发现,超过70%的人认为博士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少40%的受访者表示,大多数读博士的学生只想借此找到一份好工作或得到提升机会。参加此次调查的人绝大多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中国博士毕业生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中国有310所院校机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超过50000人从这些单位获得博士学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世界最多,博士最多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我们培养的博士质量如何呢?
去年9月,中国科技协会在博士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9%的受访者对那些在论文中造假的人表示同情。有些人出于现实需要攻读博士学位的情况在社会上屡见不鲜,但这并不能成为降低学术标准,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借口。有些大学专门为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读博士组织各种名目的“副业班”。对于这些人来说,博士学位只是装饰。对于大学来说,好像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益,但却“卖掉”了自己名誉,玷污了“学位”本身的价值。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的不良习气降低了学术门槛和博士培养的质量。
为了保证学术研究质量,在录取环节必须严格把关。曾经有学校因为几年来没有遇到合格的学生,连续几年放弃招收博士。这种宁缺勿滥的做法值得褒奖和提倡。那些只看重学位,没有献身学术的勇气的学生绝不会在的今后的研究中取得什么成果。他们没有甘做冷板凳的毅力和决心,也没有资格被录取。
大学应当提高准入门槛,改变博士招生的混乱局面,切实从源头把关,树立学术规范提高培养质量。高等教育机构不是各专业毕业生的组装生产线。教育要利用并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培养学术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服务。因此,当前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绝非数量,而在质量。(中国日报评论员 朱渊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