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6日言论版头条:我们始终将气候问题看作一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目前关于气候问题的讨论多集中于如何限制大型污染行业的发展上。我们的注意力从而被引向了能源消耗实体间的贸易冲突,指责那些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如果我们能够转变一下思路,把关注点转向城市,考虑如何利用城市发展中的机遇解决气候问题,那么完全可以避免此前对污染行业的片面指责,更加理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去年,城市人口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多于农村人口。今后40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7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地区。在这场蔚为壮观的城市化运动中,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将引领世界潮流。大约30年后,中国这个传统意义上农业国家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70%。
城市是人类物质投资和智力创新的中心。这颗星球的命运如何取决于我们将这些投资和创新引向何方。目前有两种选择摆在面前,是继续走高碳发展老路,还是转向低碳发展的新途。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在解决气候问题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必须超越过去简单化的思路,重视打压高碳而忽视低碳发展的思维模式长久以来成为统治全球气候问题谈论的终极逻辑,尤其是在西方世界。这一逻辑催生的解决方案多集中在投资研发能够直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家用产品和生产技术上。尽管这些对于解决气候问题十分重要,但并不能就此掩盖问题的全貌,更不应该让我们忽视探求其他解决方法的可能。
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至少包括四个主要方面。我们需要那些运转起来有条不紊的城市,但也更加迫切地需要能够切实践行低碳战略的新型城市,并且希望看到这些城市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引领者。
今天,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市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上。这是解决气候问题最引人注意的领域。自家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让人心情舒畅。城市也应制定旨在限制建筑物、交通及其他重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战略。但减少直接排放的同时更要注意不能将碳排放通过其他实物形式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造成隐性温室气体排放。注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合理的、系统的解决方案要比仅仅盯住煤炭和石油使用重要得多。上海新近出台的建设环保型住宅的计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1世纪低碳型建筑由宽带光缆连接,而非像现在这样强烈依赖于公路走向和机场布局。
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嵌入式排放”。这种排放产生于产品制造环节。如果一座城市因为减排需要搬迁一家钢铁厂,但依然无法减轻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那么搬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排放问题,只不过是将温室气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西方许多城市提倡低碳型发展,但都忽视了存在于他们进口商品中的巨大碳含量。研究表明,即使像瑞典这样的国家,如果将其进口产品中的碳含量计算在内,那么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其本身直接排放量的两倍。西方发达国家大量进口高碳产品,却很少制造或者出口这样的产品。
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有关限制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及支持低碳型生活的规定。中国城市也开始从气候和环境的角度重新考量它们的进口与出口。针对气候问题,城市可以切实做一些重要的工作,但这些工作目前还远未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之一就是生产并出口低碳型产品。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与低碳产品的生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城市是全球经济中的最活跃的部分。低碳型产品需求量巨大,城市应当大力支持生产这种产品的公司。国内及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必定促使相关生产商加大研发力度,努力争夺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利于为城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如果城市本身成为低碳产品的提供者,那么它们就可以为解决气候问题作出积极贡献。出口低碳产品将大大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甚至比直接减排措施更加有效。这种低碳型城市未来必将成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关键所在。河北省保定市具有成为低碳城市的巨大潜力,像这样的中国城市还有很多,山东省德州市就是另外一例。这些中国内陆城市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地理位置不会妨碍其成为国际低碳城市的步伐。因而,中国在发展低碳城市方面潜力巨大,完全有理由凭借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为解决气候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城市也应当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支持综合型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气候问题并不是当今人类面对的唯一挑战。我们在着力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应注意解决其他重大问题。例如,太阳能对海水淡化和农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苏省无锡市就在进行一系列有益尝试。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正在开发一项综合技术,淡化净化海水的同时提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类似的技术和产品不仅有利于解决气候问题,而且可以帮助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贫困人口,甚至避免地区冲突。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发展低碳城市的强力支持者和践行者。尽管中国已经在这一领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这些做法和计划依然需要更好地向国际社会进行传播和推广,让所有国家都充分意识到低碳型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为世界自然基金会顾问 Dennis Pamlin 编辑 裴培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