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15日报道: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以县级市为代表的中国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国内企业,投资机构乃至跨国公司寄予厚望并试图大力开发的新兴市场。
2009版《走进中国新兴城市消费者》调研报告提出,在中国迅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消费力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数量众多的三四线城市逐步构成了潜力巨大的新兴消费市场。
这份报告是由全球领先的广告营销传播巨头WPP旗下的达彼思141经过两年对中国八个最具代表性县级市的16至35岁消费人群详细追踪调查最后得出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有超过4000个以上所谓的三四线城市,它们位于80个大中型城市周围,占据了中国55%的人口,以及超过52%的居民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县以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753 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04年仅为18,377亿元。也就是说,短短四年时间,中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达到89.1%。
达彼思141中国区CEO虞晨曦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强大且无法忽视的力量,而越来越多的品牌甚至企业奇迹将发生在那里。”
主打三四线城市的中国服装品牌“以纯”虽然在大城市里鲜为出现,但是此品牌在2008年创造了超过80亿的销售奇迹。而诺基亚1110手机的市场保有量据媒体报道已经超过了2亿部。PC巨头联想也适时地推出了针对农村市场的电脑,售价仅为1,499元。
但是,达彼思141中国区整合策略总监彭钢强调说,品牌和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营销策略与其在大城市完全不同。
27岁的谢红策是辽宁灯塔人,他目前在一个私营的装修企业打工,而他的妻子则在家照看他们1岁的双胞胎儿子。
谢红策两年前买了一部诺基亚1110手机,只花了300多元,而他爱不释手的MP3也仅仅花了他不到300元。他说:“灯塔最近这五年的变化非常大,商业街也越来越热闹了,我们几乎可以在这里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谈起他的消费观,他说:“我通常都是根据质量和售后服务好坏来选择产品,像买手机和MP3,我看重的就是这两点,就算有什么毛病直接找售后中心就解决了。”
彭钢说,居住在这些三四线城市的人们通常将产品的质量,耐久性和售后服务摆在首位。此外,相对大城市的人们,他们则有更多的时间花在选择产品上,因此他们的消费决定相对更加慎重,而且很少有冲动购物的行为。
他还说,这些消费者更愿意去亲自体验产品或者是听从熟人的建议,而很少会应为广告的鼓动而做出消费决定。
“因此,企业和品牌在针对这些城市消费者的广告上,应该避免使用技术性或者是有诱惑性的词语,”广告界的资深人士这样建议,“用平实的语言说名产品能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以及产品如何优质耐用,这样的广告在三四线城市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彭钢强调说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不会在短期内完全释放,而是需要至少20年。因此,那些在新兴市场雄心勃勃的企业和品牌,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长期发展和战略才能真正在这里站稳脚跟。(中国日报记者 于田雨 编辑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