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5日社论文章:让我们把人类学家的一句术语改成:“节日是很值得一番思考的。”圣诞节这种极为醒目的节日,必然是耐人寻味、回味悠长的。我们姑且从圣诞节送礼说起。
我们的文化将这个世界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两部分。公共空间是适用于商业、没人情味的事务、合同、冷冰冰的理由、政治、官场、金钱和法律义务的。而私人空间,则适用于所有不该出现于公共场合的东西——热情温馨的家人、朋友、爱人,无关共事的、不需算计的。我们是在私生活的圈子里收受和赠予私人礼物。对我们来说,出于义务、并非完全出于自愿的赠予,则是与之相矛盾的。
但是,一到圣诞节,我们总是会送出一大堆礼物给那些我们不怎么熟悉的、或者根本就感受不到其热情的人——比如客户、同时、孩子的老师,以及我们本该记住但就没记住的人。给他们送礼物,则会涉及到计算考量、是否要公开送、社会压力方面以及道德义务这一块。虽说“不是出于自愿、自由给予的礼物”根本不能算作是“礼物”,但我们还是将这些馈赠品称为“礼物”。让人气恼的是,那些我们平时几乎懒得关心的矛盾,一到圣诞节竟然全变成透明的了。看来,这个节日的确能令我们停下脚步、重新进行思考。
在很多文化里,出于义务的馈赠本来就是应该的,无可指摘。人们很清楚什么场合上该送什么东西、东西的价钱该是多少合适。因此,把礼品的价格标签留着不撕掉的做法,人们都还能接受,而找人转赠礼物给对方的做法也广为认可。我们并不是要把这种礼物降格到私人领域的层面上,也不是非要把它分得一清二楚,这样的礼物无所谓是否需要对方还礼、是否真的“发自内心”、是否是按照场合赠送了相应的分量。
使用美国英语的人明显能感觉到,英语中缺少一个词能表示那种“说是礼物但其实不是礼物”的东西。在英语中,“gift”(在现代英语中是“礼物”的意思,作名词用)一词很久之前曾当动词用,但后来该用法被废弃已久,如今它这个动词的词性又被人捡起来,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gifting”(姑且理解为“为了送礼而送礼”)现在常常用来描述“送给人伪装成礼物、但其实只是出于习俗、惯例、社交层面特殊义务的需要”的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动机和情感很少是纯洁和简单的。
还有一个词叫“regifting”(转赠第三方),就是将自己不想收受的礼物转赠给其他人,这种做法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实在太过分。我们能够觉察到,把礼物转送第三方的人是有意不想让原送礼人发现。在日本,收礼人若想把纯属礼节性质的礼品转赠第三方,那么他们尽可以公开地、大大方方地送,而且还不会得罪原送礼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收礼人对原送礼人存有谢意本来就是不合适的。
既然“gift”的动词用法已然归来,那我们何不给作名词用的“gift”找一个能取而代之的名词呢?我们这么做,或许是为了找一个模糊的字眼来掩盖我们某些“不纯”的动机,这样做同时能顾及到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喜爱和感恩是强求不得的。但有的时候,比如说在圣诞吧,我们很想要、甚至必须得假装感觉很高兴——但其实我们一点也没那种感觉。
要使一个人对于收到的礼品抱有感激,则必须要达到这种程度:收礼的人能感觉到送礼人是发自真心和自愿而送的礼,而且送的礼只包含有纯粹的善意。如果你只是“为了送礼而送礼”,仅仅是出于习俗、道德义务的需要送了礼,那么你就别指望别人能感谢你:收礼人通常都很清楚这份礼物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毕竟,你尽一份义务并非就能让他人产生感谢之情。
但是,收礼人如果真想要向送礼人表达谢意,那么一定要表达到位。其实,谢意就像任何的实体礼物一样,不仅满含心意,而且还不花钱。在这个世风日下、不那么讲究礼貌和责任的时代,收到礼物的人还是有机会向这样的本分人表达谢意的——同时也能为有这样的人存在而心存感激。所以,如果圣诞节有人出于礼节送来礼物,那么真正上了心的人也可以对这份礼物表示谢意。
在圣诞节馈赠礼品还是合适的,因为对他人的关怀就和记忆、往事一样,是礼物的媒介。钱并不重要。儿子小的时候,圣诞节曾经送给我和孩子他爸一台“派热克斯”牌柠檬榨汁机,是手动的那种榨汁机,里头还有小钉子用来固定水果。
三十年来,每次我们要榨柠檬汁的时候,都会想起儿子,断断续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有一天,这个榨汁机从厨房的柜台上摔了下来,坏了。我们俩都很难过。当然,我们会再买一台柠檬榨汁机。但是,在家里再一次做色拉时,我们的感觉就和从前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中国日报特约评论员
Margaret Visser 编译 张陨璧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