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9日言论版文章:主流经济学(家)从来是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为己任,但要说服政治家接受这一理念并非易事,在经济情况不好时尤其困难重重。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近日来频繁受到美国,欧盟等的贸易保护制裁,成为贸易保护最大的受害者。
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支持者的强大武器。这一理论证明,落后国家也会拥有某方面的相对优势,先进国家也有相对劣势。各国专注生产自身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再通过国际贸易,都会从中获益。相反,任何限制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政策都会损人不利己。
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比较优势理论也不例外。事实上,该理论的完全成立必须满足多达16个的前提假设!比较优势理论虽几经发展,但总的说来,一个重要的假设被接受下来,即假定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而且价格竞争是唯一的方式。除了成本价格因素以外,跨国公司当然还有众多的市场势力来源。更重要的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家利益博弈的载体,直接商品交换的好处很多时候还会受到诸如政治、军事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下面几点说明将进一步表明自由贸易很难从经济交换这一个视角推演得到。
首先,自由贸易虽然能够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但实际交换比例的确定并不和谐。最后的价格到底如何却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涉及到贸易两国之间的财富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谁应该更多地享有贸易带来的好处。这无疑是一个煞费苦心的讨价还价过程,最终的结果往往要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能力,这要由各国的相对实力来决定。而限制商品自由进口就成了谈判的前提条件——如果别国商品已经长驱直入,商品价格就完全有两国的市场情况决定,政府也就没有干预的余地。
其次,对于富裕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在增进本国福利的同时,也可能削弱自己的领先地位。我们知道,通过国际贸易,各国的要素收入有一种均等化的趋势,这是资源在世界范围优化配置的结果;换言之,自由市场经济类似于一种连通器:不存在任何壁垒的情况下,各国的人均收入将会出现大致趋同。这表明,虽然各国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交往并可实现互利,但发展中国家将会在此过程中向发达国家“靠齐”。
理论上说,自由贸易确实可能实现世界“大同”,然而,这是发达国家愿意看到的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虽然它们也会从中受益。概而言之,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国家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本国居民收入的绝对提高,另一个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相对提高。国家之所以关心自己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是因为保持对别国的相对优势是谈判能力的源泉,而谈判能力是确定价格、进而优化本国贸易条件的关键。
这样看来,对发达国家来说,自由贸易显然是把“双刃剑”:可以增进本国的福利,但也会给落后国家提供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后发优势”。先行一步的发达国家当然不愿与大家平起平坐。
再次,贸易虽然能增进国家整体福利,但可能会损害一部分人利益。从中国进口鞋子和服装,欧盟可以将相应的劳动力和资源转移到其他部门,比如去酿造更多的葡萄酒,而用产量增加的葡萄酒能换到更多的鞋子和服装。但是对本国生产鞋子和服装的工人来说,可能要面临一段时间的失业;特别是对企业主来说,会破产倒闭,至少是缩减生产。政府就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游说并限制鞋子和服装的进口。自由贸易政策由此再次被束之高阁。
再有,自由贸易还可能陷入臭名昭著的“囚徒困境”。在近年来的国际贸易谈判中,美国要求其他国家大幅削减农业进口关税,以向美国农民开放市场;而欧盟、日本和印度却强烈反对这一要求,表示美国必须首先进一步削减农业补贴。这表明,即便贸易两国都知道实现自由贸易的对双方都有好处,但谁先迈出“友好”的第一步呢?假设两国达成双边开放协议,A国打算废除各种贸易壁垒,但是谁又能保证B国会信守诺言呢?当然,B国也会有相同的顾虑。最后,贸易的自由化只能试探性地亦步亦趋地“爬行”。
麻烦的是,随着谈判国家的增多,达成一致的难度也就呈指数被放大。结果,世界各国就像一团互相紧紧钳制的螃蟹,在自由贸易的光明大道上寸步难行。
最后,很多国家担心,片面遵循自由贸易的原理进行分工,大有调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在某个时点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两级,前者从事复杂而附加值高的行业,后者则从事简单而初级的行业。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贸易,这个格局永远都得不到改变。发展中国家就将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因而,本质上,比较优势理论仅仅是静态的,并不没考虑比较优势何以变化。现实是,诸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和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他们通过在一段时期内对幼稚产业实行一定保护,而成功提升了它们分工的层次。
实现自由贸易就像上天堂,每个人都想去,但都不想去得太早!(作者为经济学博士 宏观经济观察人士 傅勇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