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2日报道:2010年伊始,北半球各国纷纷遭遇寒潮,中国也没能幸免。在温室效应不断加重的今天,如此的冷冬是全球变暖的一种质疑,还是全球变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少气象专家认为,全球变暖在一定程度时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并且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寒带南扩。
“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今年北纬40度以北大部分地区都将面临冷冬天气,”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匡耀求对记者说。
而北京的寒冷冬天恰恰印证了他的理论,北京位于北纬39度,经历了40年历史中罕见的低温天气和1951年以来的最大降雪。英国伦敦也正在经历1981年以来史上最长的冷空气。一波强烈的寒流席卷整个北半球,从北美,西欧到俄罗斯均深受影响。
造成这种强烈寒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并不可能造成全球同步升温,这样就会产生强冷涡,匡耀求说。
因为温室气体只有在有阳光照射的区域才有可能产生升温效应,地球不同区域接受的阳光照射量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区域接受的阳光照射在不同季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温室效应的增温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
夏季太阳照射北半球,温室效应在北半球的表现就明显比南半球要强烈,北半球的升温就必然加热北半球的大气,北半球的大气就必然因为升温而膨胀,这是中学生都知道的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在起作用。
而地球的大气是环绕整个地球表面自由活动的,北半球的膨胀就必然导致南半球的压缩,气体受到压缩的结果就是密度增大,密度增大的结果就是受到地球母亲的引力更大,因此就会产生下沉气流。对流层大气的温度是随高度下降的,大约每升高1000米下降6.5摄氏度,高层大气的下沉必然导致当地气温的下降,人的感觉就是变冷。
由于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人口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主要在北半球,所以温室效应增强的表现最初也是集中出现在北半球,因此初期观测到升温在北半球,而变冷出现在南极。但是地球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当冬季太阳照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的温室效应也会很强烈,同样的变冷效果就会出现在北半球,2009年12月北极冷涡的显著增强和南极变冷就是同样的道理,匡教授说。
但一些专家对冷冬的说法有所质疑。
王勇光,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说,一个地方是否是冷冬要看整体情况,不能只看北方,或者南方。
中国今年到目前为止,南方气温比常年偏高2到4度,北方偏低2到4度,所以综合看来并不能说是冷冬,王勇光说,而且他说全球变暖是总趋势。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前期有所减弱,14日之前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江南地区气温偏低,14日开始气温将逐渐回升至与常年同期持平或略偏高。11-12日,受中等偏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风和降温天气,气温一般下降4~8℃,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13-14日,西藏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雪(5~8毫米),局部地区有暴雪(10~13毫米)。
受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1月1日至8日夜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出现了两次明显的降雪天气过程,降水主要集中在塔城盆地,塔城市、额敏县出现暴雪天气,据塔城地区民政局初步统计:塔城、额敏、裕民、托里、和布克赛尔五县(市)36个乡镇约3.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害造成局部地区电力、交通中断,给工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同时受持续降雪天气影响,塔城民航机场连续关闭。
综合媒体报道,1月7日欧洲各国极端天气持续,交通几近瘫痪,民众生活极为不便。挪威气温降至零下41度的极低温,意大利暴雨不断致使河水猛涨,而法国有3人因大雪引发的交通事故丧生。
目前英国近半个国家的领土都处在冰雪封锁之下。英国气象局预计,英国此次暴雪天气是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英格兰西南部伦敦及附近地区在接下来长达数周的时间内将迎来更多降雪。英国空陆交通混乱与严寒极端天气使得数以百万计的英国民众生活、出行不便,许多企业都在担心员工因为大雪阻路而无法按时到岗上班。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1/12/content_930348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王茜 编辑 潘忠明)